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假途伐虢(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越岭,要么向西夏借道走点好路。

皇上经分析一波后,觉得假途伐虢并非无稽之谈,路不走不成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就算不成功,自己也没有损伤,反而能得一个仁义的美名。

“朕觉得此计可行。就以仁义之旗,襄助回鹘。”赵构拍板决定道,“不知宰相大人心中可有适合前往西夏谈判之人?”

李纲道“建炎第一位状元,刘筱臣,这个人不只写得一纸好文,而且头脑灵活,处事圆滑,又有一腔报国热情,臣觉得他比较合适。”

赵构点点头“依爱卿之见,让他在翰林院有些屈才了,那就着令刘筱臣为使,出使西夏,事宜从权!”

却说新科状元刘筱臣领了皇上旨意,马上丢了翰林院的毛笔,开开心心志得意满地带着三五随从去了西夏兴庆府。

西夏皇帝倒也没给他闭门羹吃,当天就接见了刘筱臣,问他有何贵干。

刘筱臣送上大宋带来的贵重礼物,恭敬地说“尊敬的西夏陛下,贵国如今是强敌环伺,风声鹤唳啊!”

西夏皇帝李乾顺心想,你大宋连败金、夏,风头正盛,可不就是强敌吗?他说“何以见得?”

“辽国曾经雄踞东北两百年,后被金国横扫,耶律大石率残兵逃窜至西域。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辽虽被灭,但余勇犹在,回鹘等势力根本不堪一击,耶律大石强占西域大部分境地,已称帝复辽。此辽亦彼辽,他日若势力雄厚,定会重征旧地。陛下也应早做打算,未雨绸缪,就算不能阻挡他,可也别做了人家的过墙之梯!”

李乾顺暗自腹诽,自己又何尝想当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我也很想去看看。可是自己家底薄,要不然吃了你大宋的土地还要吐回去。

李乾顺说“我大夏以和为贵,仁义当先,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只要不侵犯到我大夏之境,井水不犯河水,两不相干。”

“人无杀虎意,虎有害人心。陛下又哪来的如此自信?”

“时至今日,朕不妨告诉你。耶律大石从我大夏以北往西而去,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因为我们达成了友好协议。俗话说,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世道混乱,总有需要朋友的时候,不是吗?”

刘筱臣道“陛下如此自信,不怕养虎为患,真是佩服!但是现在耶律大石已经将回鹘战败,东西逃匿。西辽借着清剿余敌的口号,一路东进,即将迫近大夏边境,您就不多考虑一下吗?”

“朕有李昌佑坐镇西边,何惧之有?”

“李昌佑新败于大宋,锐气大减,恐难振士气。再者,我听说贵国朝中有不和之声,说李昌佑与我大宋有某些不可为外人道的小秘密……”

西夏宰相陈泰说“此事却有耳闻,不过夏州王确实过于疏忽防范谣言了。”

李乾顺说“谣言止于智者。李昌佑乃我族弟,旁人的中伤岂会动摇我们君臣和谐。刘大人远道而来,不妨多住几日,好好接触我大夏民风,也好知道夏宋两国和平相处,也是有民生基础的。”

“陛下,回鹘人已经退缩到沙州玉门关外……”

“你不必多言,朕是不会出兵的。不会出兵对抗西辽,也不会剿杀回鹘人!”

刘筱臣知道李乾顺主意已定,多说无益,便道“那就祝陛下能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吧。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事与陛下相商。”

“请讲!”

“我大宋曾置陇右都护府,后因战乱及当地叛乱,以致荒废。如今我皇有心重复旧地,因宋夏两国交好,特告知您一声。”

李乾顺心道,陇右都护府从唐末建立,久经战乱废弃多年,大宋也是为了攻击钳制我大夏才大费周章,重新打通陇右之境。但是因靖康之役,当地部族叛乱及大夏占据了西宁,才导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