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勇毅伯(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黄台吉之死和张启阳的捷报一样,都是破绽重重漏洞百出,从逻辑上根本无法自圆其说,但人们普遍更相信愿意相信的东西。

在崇祯皇帝的内心之中,他更加愿意相信黄台吉是死于大明壮士之手,而且是被阵斩格毙,因为这个死法对大明太有利了。

只要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对于民心士气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隐隐之中还带着“天命所归”的神秘气息我大明受上天眷顾,所有反对大明的都不过是跳梁之丑,肯定长久不了,黄台吉被我大明勇士当场格杀也是命数使然。

一想到这些,崇祯皇帝就变得异常兴奋,似乎隐隐看到大明朝中兴的影子。

朕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时时事事谨小慎微,自然就应该得到上天眷顾,总算是看到了一丝曙光。

“传苟冠理。”苟冠理是御史台的官员,负责调查八湾河一战之事。

“那个张启阳是怎么说的?”

“回陛下,无论臣如何问询,那张启阳只是咬死了一个说辞,只说斩杀的就是黄台吉本人。”

“他真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这种事情,光凭张启阳一个人红口白牙的说肯定不管用,所谓孤证不立就是这个意思。要想证实此事,还需要其他的佐证。

“许文才是怎么说的?”斩杀黄台吉的那一战,是许文才率领巡河营和张启阳的民团一起打下来的,既然要调查张启阳,许文才肯定也跑不了,同样在调查的范围之内。

“许文才说的语焉不详,只是说捉到一个身穿金盔金甲的大将,想来一定是伪清的重要人物。后来又通过敌兵之口证实,那人确实是老奴努尔哈赤的嫡血,必是伪清的宗室。只是当时场面纷乱,来不及仔细询问姓名和身份。”

苟冠理又道“据臣多方问询,巡河营与小吴庄民团多有不睦,似无串通一气蒙蔽圣听的可能。”

在激战当中,张启阳把巡河营士兵们卖了个干净彻底,这种卖队友的行为当然惹恼了那些老子们,所以在接受调查的时候,没有人帮他说好话。

双方的关系很不好,当然没有理由和张启阳一道编造谎言。

有了巡河营的证词作为佐证,还有缴获的那面黑水金龙大纛,更有带着爱新觉罗家族徽记的佩刀作为物证,结合眼下的局势,这事已经可以算是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

张启阳没有说谎,他砍死的那个人就是伪酋黄台吉!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凡张启阳稍微有一丁点的智商,也不会编造出那么容易戳破的谎言。

这边刚刚报上阵斩黄台吉的捷报,黄台吉本人却在盛京活的好好的,这种谎言简直就是不攻自破,除非那张启阳有未卜先知之能,早早就知道了黄台吉的死期。

至于未卜先知,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嘛,世间怎么可能会有未卜先知一说?

“还有一事,需报陛下知晓。”苟冠理继续说道“近日来,京城中颇多传闻,都在疯传我大明勇士阵斩黄台吉之事,早已街知巷闻妇孺皆知了。”

明朝末期的很多情报,都是民间都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之后,官方才最后一个知道,对于这种事情,连崇祯皇帝都早已见怪不怪了。

这事已经可以确定了张启阳的捷报千真万确。

“好一个张启阳,果然不负朕望!出钱出粮组建民团为国效力为君分忧,可见民心在我大明。民心所向,纵是有些个坎坷,亦能如履平川,分明就是中兴之兆。”

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已经有些陶醉在兴奋的海洋中“于血战之中格毙伪酋,一来是那黄台吉早已神厌鬼恶死期已至,再者也是那张启阳用心实事,此等忠勇之士当重重褒奖,以彰我大明赏罚分明之意。天下人看了,必然群起效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