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杜佩鱼(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他脸上难色瞬间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笑容。

“想到了?”

杜守义心中松了口气,儿子终于想到了。

“但这么情急之下,就算想到了,也估计不是什么好诗。”

苏老泉程度等人一致这么觉得,杜守义则不管杜若作出的诗是好是坏,只要能写出即可。

“有了。”

杜若对众人微微拱手,朗声道“刚想了首诗,名为《会考有感》,诸位请听——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杜若吟出前两句后,苏轼苏辙和程之才等小辈不觉得有什么,这两句没什么惊艳的,甚至略显苍白。

而座上杜守义苏老泉程度三人却互相对视一眼,彼此都能看出眼里的那份感慨,杜若这两句诗虽平白,但说中他们心坎了,年纪越大越知道自己学问不够,说“老始成”都算膨胀。

他们都没想到,杜若一开口居然能吟出此等老成的诗句,不免对杜若后面诗句更加期待起来。

堂下,杜若继续吟后两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妙啊!”

杜若吟出后两句后,苏轼第一个击掌赞叹起来,紧接着杜守义苏老泉程度三人也回味不已的拍手叫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乃名句!”程度道,他此时早已将程之才抹黑杜若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了,单单是这首诗,就足以说明杜若水平。

“一次会考失利,竟得此佳句,太值了!”杜守义哈哈大笑起来。

苏老泉感慨万千道“三家书院第一名加起来,也不及这首诗!”

这句话,让台下拿了第一的苏轼程之才有些难堪,但苏轼马上就浑不在意,而程之才则阴沉着脸,心中极为不服,但见三位长辈都夸这首诗好,他也无法反驳,便从诗的句子里挑了个刺。

“敢问杜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何解?”程之才站起来,看似礼貌却咄咄逼人,问道“我们读书人所有学识都是自纸上而来,而且孔圣人的话也都记载在纸上,何来‘浅’之说?莫非杜兄是在质疑圣人之言?”

程之才一上来就给杜若扣了个大帽子,在儒家当道的时代,质疑圣人之言,会被视为异类。

小辈论道辩论是常事,座上三家长辈不好插嘴,便在一旁静静看着。

杜若冷冷看了眼程之才,心说这厮每次出现都会找自己茬,实在下贱,早晚有一天整治他。

“程兄是怎么考得松林书院第一的?”杜若先反问一句,占据主动,然后才缓缓道“我这首诗里的浅,指的是我自己对书上的文章内容领会的浅,要格物才能致知,关圣人什么事?程兄这种理解能力,也能考上松林书院第一,莫不是那改卷的老师是你家亲戚吧?”

此言一出,程之才面红耳赤,上面程度也面露尴尬,杜若还蒙对了,松林书院山长还真是程家亲戚。

苏老泉点头道“《大学》有云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杜若能说出‘格物才能致知’这等话,足见其对原文理解的深度,连我都自愧不如啊!”

“哈哈哈!”一旁杜守义大笑起来,道“我这儿子平时最喜欢格物,以至于以前常有人误会他纨绔,其实他是在求知,像那个指纹法就是他看到《周礼》里那句‘以质剂结信而止讼’,自己钻研出来的呀!”

杜守义吹起了牛,但却唬的程度一愣一愣的,看看台下风度翩翩的杜若,再看看面红耳赤哑口无言的程之才,他觉得丢脸。

程度对杜守义道“杜兄有个好儿子啊,今日虽未中书院榜,但来日必定轻松取解,中进士也不在话下,只是可惜……”

他话锋一转,道“我听说杜若已经被恩荫了官位,这样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