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露出一丝不满和担忧。
王维波赞同地点点头道:“处理还是要处理的,好好地杀一杀风气。不过,这一次倒是发现了一些好的现象,比如阳城的风气,我看就很不错。”听到王维波的话,范志国眼前一亮,问道:“哦?能得到维波同志的肯定,看来阳城执行省委的决策指示不打折扣啊。正好你这次来了,阳城的市委书记位置空缺很长时间了,该提上日程了。”
王维波接着说道:“嗯,我也是这个意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阳城的发展迅速,营商环境很不错,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的推进,都是专人负责。而且阳城的干部精神风貌很不错,工作积极性很高。宋江同志在宁乡执政过,我还特意去宁乡检查了一番。兴鱼县在他的领导下,发展得真不错,不管是经济还是民生,当地的老百姓对政府的认可度非常高。宋江同志的群众基础非常牢靠,我认为可以给他压压担子。”王维波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宋江的赞赏。
范志国附和道:“这一点我倒是知道一些情况,宋江同志是发展经济的一把能手。他长期工作在基层,得到了大量老百姓的认可。不管是曾经的通羊镇,还是兴鱼县,乃至现在的阳城,他都做出了显着的成绩。我相信他一定能带领老百姓更进一步,正好可以让他接任市委书记一职。”
在省里的高级会议室里,气氛略显凝重。范和王维波两位手握重权的大佬正低声而严肃地讨论着宋江。他们的话语中既有对宋江能力的考量,也有对未来人事安排的权衡。书记这个关键位置,犹如棋盘上的重要棋子,而宋江则是可能执棋的候选人之一。然而,此时的宋江对此完全不知情,他正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为城市的发展殚精竭虑。
宋江当然清楚书记这个位置意味着什么,那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他内心对这个位置确实有着一定的向往,毕竟这能让他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去实现自己心中关于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但他也深知,这是省里对他的一次重大考验,考验他的能力、品德和担当。
宋江迅速组织召开了市政府党组会议。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墙壁上挂着城市发展的规划图,桌上堆满了各类文件和资料。各副市长依次发言,他们详细汇报了各自分管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取得的进展。
主管基础设施建设的副市长一脸忧虑地说:
“目前,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资金缺口的问题。一些重点项目因为资金不足,进展缓慢。我们已经和多家银行进行了沟通,但融资难度依然很大。”
宋江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听完汇报后,他说道:“资金问题确实是一个难题,但我们不能等、不能靠。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除了银行贷款,还可以考虑引入社会资本。同时,要优化项目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接着发言:“环保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我们在治理污染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效果还不够理想。”宋江点点头,说道:“环保是我们发展的底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污染企业。同时,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