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柳江玲的家庭状况更是如此。
她的家境不仅贫困,而且还残缺不全。
她年幼的时候,记忆就像被撕裂的碎片一样,残缺不全。
母亲离世时,柳江玲尚处于懵懂无知的年纪。
她只记得母亲被装入一个黑漆漆的盒子里,然后被深埋在泥土之下。
当她好奇地询问父亲和哥哥母亲去了哪里时,他们总是告诉她,母亲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
然而,周围的小伙伴们却对她说出了残酷的真相:“你妈妈死了,你是个没妈的孩子,是个孤儿!”
这些话语像刀子一样刺痛着柳江玲的心,让她感到无比愤怒。
她会毫不犹豫地与那些小伙伴争论,还会和她们动手,试图扞卫母亲的存在。
可惜的是,年幼的柳江玲往往无法在争论中获胜,最终只能委屈地哭泣。
每当她哭着鼻子跑回家时,哥哥柳江河总会挺身而出。
他会毫不犹豫地冲出去,狠狠地教训那些欺负妹妹的小伙伴们。
那时候的柳江玲觉得,自己的哥哥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保护她免受伤害。
当然,柳江河也并非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他也有被人欺负的时候。
而这背后的始作俑者,往往就是侯家的那些小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柳江玲在一天天的成长中,逐渐明白了许多事情。
她终于意识到,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她,再也无法回到她的身边。
这个残酷的现实让她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助,但同时也让她更加懂得了生活的艰辛。
随着年龄的增长,柳江玲开始理解父亲的不易。
她看到父亲每天辛苦劳作,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残疾,还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那时候她还不懂,父亲心里面的创伤才最难的,只是父亲总是把这些藏得很深,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自己舔舐伤口。
而她自己,也在生活的磨砺中,逐渐体会到了哥哥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容易。
于是,柳江玲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妄为,她学会了忍耐和宽容。
面对那些曾经戳她伤疤的人,她不再与之计较。
因为她深知这样做毫无意义,反而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的麻烦。
相反,柳江玲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家里。
她会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尽自己所能减轻残疾父亲的压力。
她也会关心和照顾哥哥,心疼他为了这个家所付出的努力。
同时,柳江玲还会加倍努力地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成绩,为家庭带来一些改变。
后来,等到柳江河为了让自己读书,毅然决定投身军旅。
这个决定不仅让哥哥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更让侯家对他们家有所忌惮。
因为有了军人的身份,侯家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肆意妄为。
而柳江玲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接过了哥哥的担子,成为了家中不可或缺的顶梁柱。
她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守护着这个曾经破碎的家,让它重新焕发出温暖和希望。
无论是狂风还是暴雨,她都义无反顾地出门劳作。
家中大小事务,无一不是她亲力亲为。
然而,父亲对她却始终放心不下,从不允许她独自外出,即便是干活时,父亲也会如影随形地陪伴在她身旁。
起初,她对父亲的过度保护感到困惑不解。
直到有一次,她独自一人外出时,险些遭遇侯军的拦截。
若非父亲及时带着其他人寻来,恐怕她也会像母亲一样遭受欺凌。
自那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