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豪强的佃户?”
“那倒也不是。”中年男人笑着回答道:“汉阳郡,陇西郡,还有金城三郡如今所有的土地都是共有。”
“我们这里叫做生产队。”
“亭为小队,乡为大队,土地收获的粮食不是任何个人的,而是属于集体的。”
“耕种得来的粮食会统一收拢到小队还有大队,然后按照每一个人家里出的劳动力,还有获得的劳动公分来进行平均的分配。”
“干的越多,得的就越多。”
“而且有了公分之后,还能换取耕牛马匹牛羊来饲养。”
“除此之外,公分还可以换取粮食,布匹,私盐所有的生活物资。”
“生产队?”
老者听着中年男人口中新奇的词语十分疑惑。
不是士族,也不是豪强,而是生产队。
土地共有。
干活换工分,还能换取耕牛,马匹粮食......
这......
这是真的吗?
如果这么说,只要能干活,就不会挨饿。
中年男人的话音虽然不大,但周围却已经有不少流民都已经听到了。
听到中年男人这些话的流民开始相互议论了起来。
而这个消息也迅速在百万流民当中传开。
............
冀县,段羽府邸。
段羽回到冀州的速度比百万流民要早了一天。
因为要提前回来准备安置百万流民的准备工作。
所以段羽将引入百万流民的事情,以及凉州军在殿后的主力都交给了李儒还有贾诩两人之后便快速的返回到了冀县。
府邸的议政厅内。
段羽在归来之后便召集了附近在冀县内的众人。
段羽离开凉州这段时间,陆续还有几人被引入了凉州。
首先第一个便是被王虎奴护送回来的屯田先锋枣祗。
随后还有荀攸和戏志才。
算上留在汉阳郡的杨阜,姜叙,阎忠以及陈庆安等人,十几名手下分成两排站在议政厅的左右两侧。
“君侯,如今汉阳,陇西,还有金城三郡都已经开始推行生产队模式。”
“而且收效甚好,如果今年秋收之后粮食产量总值增高,这样的模式远远要比税收的模式收取的粮食要多。”
“且百姓家中皆有存粮,足可以做到藏富于民。”
“军屯田也已经同时在三地展开推行,并且取得了对决的成果,照此以往下去,不需要一年的时间,所有凉州的郡兵便都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且粮食的产量大大增加。”
穿着一身沾满了土灰色的黑袍的枣祗在中间冲着段羽拱手说道。
比起来凉州之前,此时的枣祗更黑了,也瘦了。
但整个人的精气神看起来却十分的不错。
段羽一边听着枣祗的汇报,一边看着面前摆放着的关于生产队近况数据的记录书册。
生产队模式,是段羽在颍川的时候提出给枣祗的。
以亭为生产小队,以乡为生产大队,将土地集中化管理。
这种形式,提防了士族豪强侵吞土地,同时也保证了每个百姓的利益。
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如此一来,也激发了百姓的劳动和干劲儿。
生产队提供耕具,还有粮食种子给百姓。
而百姓则是用出工的方式来换取工分。
经过每天出工,由乡佐,三老还有乡亭当中的小吏记录。
废弃收税的模式,以生产队的存余当做税收。
省去了苛捐杂税对于百姓的压迫,使得百姓归心于凉州。
一举两得。
“不错。”段羽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