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孙无忌看来,与高句丽之间,如果能够抓到机会,能够趁他病,要他命,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
前隋与高句丽之间的三次战争,结果如何,这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中原与高句丽之间,是有仇恨在的。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关中家家挂白绫。
最终,耗尽国力,民怨沸腾,天下大乱,隋室倾覆。
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但是这个仇,要记下。
“高建武毕竟是朝廷册封的辽东郡王......”杜如晦沉吟一声。
杜如晦不提辽东郡王这四个字倒还好些。
辽东........郡王。
那辽东,是高句丽的吗?
武德年间,朝廷向高句丽要回了前隋时期的流民,贞观二年,大唐一统,高建武就立即献封域图表,称臣纳贡。
可贞观五年陛下下令收前隋军士遗骸的时候,高句丽可没有那么配合。
辽东郡王........
武德年间到贞观初年那阵子,这个辽东郡王,朝廷封的时候,有几分咬牙切齿在里头?
“有这个名义在,高建武请求和亲,在情理之中,既然是朝廷册封的辽东郡王,他那边遇到一些麻烦,朝廷倒也不能坐视不理了。”
“毕竟那个盖苏文,比高建武麻烦多了。”杜如晦继续说着。
“盖苏文跟高建武可以斗,但是,最好是斗的势均力敌。”
“不管是哪一方压倒了哪一方,最后掌控了整个高句丽,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对于大唐来说都不是好事。”
而一边的长孙无忌,则是在想着,大唐如何从这件事当中,占好处了。
毕竟辽东之地........
这是一桩心事。
“既然如此,要让大唐表明态度,也不是不可以。”长孙无忌抚须,思索着开口,眼中精光闪烁。
“他渴望的,大唐可以给,但是代价嘛,也是要有的。”
“在辽东地区,几处重镇,乌骨城、泊灼城等,要拿回来,另外,还要开放互市,互市边防,大唐要驻军。”
房玄龄一听,面露惊讶。
“司空所言,对大唐的确有好处,可是如此过分的条件,高建武,他能同意吗?”
长孙无忌笑了笑。
“眼下可不是他同不同意的问题。”
“眼见着要跟盖苏文彻底撕破脸皮了,这个时候,高建武急切的需要大唐的援助。”
“你说,他会不会同意?”
“毕竟,盖苏文要是赢了,高建武怕是要没命,高家的王权,就要落到盖苏文手里了。”
“两害相权,他会知道该怎么选。”
长孙无忌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倒也不用怕高建武不答应,鸡蛋不用放在一个篮子里,那个盖苏文,说不定也能接触一下。”
“不是真的要与他谈什么条件,只是让高建武知道,大唐的人,接触了盖苏文。”
“甚至,可以跟盖苏文谈条件,将来高句丽的内斗不管谁胜谁负,想要稳住局面,都离不开大唐的支持,这主动权嘛,便在咱们手中。”
房玄龄蹙眉。
“盖苏文此人,观其行事,桀骜强势,野心勃勃,未必会将我大唐放在眼里,与此人虚与委蛇,恐养虎为患。””
长孙无忌从容应道:“无妨。此策重在威慑高建武,令其就范。况且,话又说回来,如果说,将来高建武真的败亡于盖苏文之手……”
“那大唐,正好有了最正当不过的理由,发兵讨伐不臣!”
“毕竟,高建武是大唐册封的辽东郡王。权臣弑主,篡逆夺国,天朝岂能坐视?”
“咱们,这可就是师出有名了。这名,在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