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67章 嚼舌根(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传奉官,正德年间仅次于宪宗年间的一大政治特色,皇帝提拔官员不随铨选,全凭心意。其实不少大臣例如那些年纪大,品阶低的文臣武将其实并不是特别抗拒皇帝中旨任用。

因为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位居高位,这样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例如张璁、桂萼,就是如此。

朱厚照的沉默一方面是对待自己肆意破坏铨选心有顾忌,一方面是走至如今,就担心一步错,步步错。所以为了稳妥起见,听从毛纪的建议。

只是这般好吗?

答案是好,或者也不好。

片刻后朱厚照屏退左右,又取出那个盒子,从盒子里拿出一封奏本,是南京守备兼中府佥书,魏国公徐鹏举的密奏,密奏中徐鹏举保举南京后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杭雄的奏本。

原来,因为杨一清从三边总督调入京师提督京营后,宁夏镇总兵被免,目前是谷大用和许泰在陕西管着军镇,但是许泰担任宁夏总兵也是权宜之计,于是朱厚照就询问了徐鹏举,徐鹏举就保举了杭雄。

杭雄世袭绥德卫总旗。成化年间,杭雄承荫总旗,清水川克敌,升百户。

弘治年间,在杨圪塔、甜水河、马道、黑山九墩、走马梁,数斩虏酋。数先登,积首功,五迁至指挥使。

正德七年,守备西宁。

正德九年经尚书杨一清推荐,升为延绥游击将军,随都御史彭泽经略哈密。

正德十一年,与副将安国击败来犯的蒙古小王子于岢岚,赐蟒衣一袭,升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正德十三年,改任参将,连升为都督同知,统率边兵操练于西内。正德巡幸宣府、大同,杭雄为皇帝的扈从。正德嘉奖其忠诚,当即授前将军印,拜大同总兵官,加右都督。

正德十六年,在杨廷和操作下,许多传奉官被裁减,杭雄也在其中,发配南京去了。

可是当朱厚照了解杭雄本人年龄时,有些犹豫了,因为此人如今已经六十六岁了,年纪太大了。

纠结之下,朱厚照又将奏本放回了匣子中。

随手又取一本奏本,是守备凤阳太监王德乞更换敕书,兼管凤、庐、淮阳、徐、滁、和地方事。

朱厚照看完后,便在奏本上批复:可。

不一会儿刘全忠进来道:“主子爷,礼部尚书何孟春请求觐见。”

朱厚照放下笔道:“传。”

不一会儿何孟春便进宫觐见。

朱厚照问道:“何事?”

何孟春道:“乞奏陛下,细川氏送书朝廷,乞拨给钱粮、兵器,以全合约。”

朱厚照闻言笑道:“急什么?再说朝廷也没钱。”

何孟春知道朱厚照想赖账,但没想到这么早赖账。于是道:“启奏陛下,如此大动干戈,却只换回一张无用的废纸,朝廷内外知道,恐损伤朝廷威名,陛下圣明。”

朱厚照笑道:“回信,钱粮可以出,只是怎么运过去?这是其一。其二,运过去之后,他们如何接收?这些不说清楚,我怎么办?其三嘛,北边外患未决,我也腾不出手来。”

何孟春便道:“陛下深谋远虑,臣所不及。”

朱厚照闻言心中暗道:“算了吧,马屁精,这点常识我知道,你们不知道,无非是想看着我摔跟头罢了。”

心中腹诽完,朱厚照调整一下坐姿接着道:“我只要一个名头。日后好师出有名,南边还有倭寇未平,我怎么会傻乎乎的搞这一套出来?”

何孟春点点头,表示认可。

原先朱厚照很急,北面鞑靼,西面哈密,南边两广、云南多有造反,东南倭乱。都他妈事儿多,而且这两年光景也不大好,不是旱,就是涝。

没见天天奏报,鞑虏犯边。

但是现在自己不怎么急了,急什么?慢慢来也不是不可,日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