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也是不客气,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后开始说道。
“有有有,昨日撤回旨意的时候,这件事还闹得沸沸扬扬呢。”一众人连连说道。
书生点了点头,又继续道“不过昨日之事,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难道左将军今日离京也是与昨日之事有关?”有人忍不住发问。
那书生欣赏地看了他一眼,又继续道“对,没错,就是与昨日之事有关。大家都知道为何这桩婚事作罢,但这桩婚事作罢了之后”书生说到这压了压声音,稍稍地凑近了他们,众人见此也连忙向前倾了倾身子。
“这桩婚事作罢了之后,当今还有其他的旨意,只不过那算是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皇上让左将军即刻离京,迅速去边境守敌去,说是什么左将军在京会冲撞了皇家。”说到这儿,书生有些黯然地摇了摇头。
“啊?还有这等事?”众位听八卦的听到这儿不由得都吓了一跳。
有些胆小的还开始打退堂鼓,深怕这番议论皇室的言行会牵连到他。
但书生却不给他们退堂的机会,继续说道“是啊,那日我听到的时候也是被吓了一大跳,想着皇家莫非真如此那左将军可是在东南奋勇杀敌,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抢回云泽国地盘的英雄人物。所以我今日便前来,探一探究竟。没想到啊左将军真的单枪匹马地离京了。”书生叹了口气。
这话确实也是触动了其他人的心,他们都是一些十分普通的老百姓,老百姓最能理解老百姓的艰辛,他们在京城这等繁华之地,有时都尚觉人生艰苦,那些在边境之地屡受敌军侵犯的得多艰辛啊。
而这样一位救难民出火海,还给他们家园的好将军,此时竟要因为区区几句冲撞皇家的话便要如此黯然离场
他们不由得又想起了那日大军回朝时的风光与热闹,跟刚刚二人寂寥离去的身影简直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一时间,众人心里都有些闷闷的。
而这样类似的对话,在城门口附近的各个位置发生着。
不出一日,左将军黯然离京一事便在底层慢慢传开了。
渐渐地也有了不少其他的声音出现。
例如一些皇帝用完宁家军之后就丢在一边的言论
————
早朝。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刘御高声唱道。
“臣,有本启奏。”一个御史站了出来。
“爱卿请讲。”皇帝在上首颇具威严地道。
“皇上,东南而来的大军在京里已是逗留许久,一则不符合规矩,二则底下的声音是也来越大了,知道的都会说皇上是义重,想留宁王等人在京里多几日,不知道的还会以为皇上这是要狡兔死走狗烹!”说着他也不顾皇帝黑沉的脸色,殿内忽然停滞的气氛,便重重地跪了下去,大声道“所以臣恳请陛下,尽早让放东南大军离去,守在边境也好防止倭寇们还有什么举动。”
此话说完后,那御书便跪倒在地不起。而整个议事殿顿时寂静一片,似乎连绣花针掉下的声音都能听到一般。
众人纷纷眼观鼻鼻观心,唯恐皇帝怒火烧到自个身上来。
而御史所提及的当事人宁王,此时站在前排,依旧嘴角噙着笑,似万事关己一般。
等过了好一会儿,上首的皇帝才低低开口道“是朕疏忽了,竟没想到这一出。”此话一语双关。
接着他又道“既然爱卿提起了此事,那朕今日便这事定下来吧。户部兵部,安置好大军出行的事宜。钦天监,回去算个好日子,让大军启程。”
“是。”众臣子纷纷应下。
“还有何事吗?”皇帝问。
殿内又寂静了一阵。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