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破天也最多能做到六品的官职。
而且他还因为患有口吃,被同事排挤,被上司看不起。
邓艾平淡的过了二十余年,在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后,以屯田部民出身的他,终于当上了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
在一次去洛阳汇报工作的过程中,汇报的对象正是时任太尉的司马懿。
在邓艾结结巴巴的汇报声中,司马懿慧眼识珠般的发现了一位通天大才。
那是除了他自己外,平生只见过一人能有如此才能,他的一生之敌,被他称赞为“天下奇才”的汉家丞相诸葛孔明。
遇到司马懿,可以说是邓艾一生中,最大的转折。
司马懿并没有让这位通天大才被历史埋没,这次汇报结束后,司马懿立刻征召邓艾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
当时的吴国多次侵犯魏国的东南边界。
而魏国每次都需要从洛阳调拨粮草,虽然可以走中原的水路前往淮南,战事密集时,仍然非常吃紧。
邓艾于是向司马懿献计道:“自许昌至寿春,大部分的地区都是平原地带,非常适合屯田。
若能在这片区域大规模屯田,将来对付吴国,就无需从其他地区千里运粮了。”
司马懿非常欣赏邓艾的才能,立刻派遣邓艾前往当地视察。
邓艾从陈国的陈县到汝南郡的项县,一直巡察到了九江郡的寿春县。
屯田出身,本身又极具天赋的邓艾,立刻发现了汝南郡至九江郡的核心区域。
邓艾向司马懿建议道:“汝南郡内虽然河流众多,但是许多开垦的农田处,并没有河流流过。
一旦遇上旱季,粮食收成会大面积减少。必须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以便灌溉农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疏通漕运。
还不能用普通的百姓屯田,必须在淮南、淮北实行军屯。
因为那里已经快到我们魏国的边境,东吴时常会派遣军队攻打。
如果用普通百姓屯田,东吴的军队攻来,不但百姓会被抓走,种植的粮食也会被劫掠,得不偿失。
若是让军队在这里进行屯田,即使东吴的军队打来,这些将士也能立刻冲上战场,抵御吴军。
而吴军的陆战能力并不强,只需四万军队,足以抗衡东吴的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