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宋族长家去的路上,吴氏遇上了也往宋族长家去的田氏。 老姊妹两人一见面便寒暄起来,“这段日子家里忙,我也就没有问你,现在凉粉生意做的如何?” 田氏悠悠的道:“如今年纪大了,每天既要忙着制作凉粉,又要走街串巷去叫卖,确实有些吃不消。” “不过后来,我寻到了一间小小的食肆让了些利与他们,每日给那处送二十多块凉粉,能赚个二三十文钱,我也就知足了!” 吴氏附和的连连点头,“是这个理没错,你可得惜顾些身子骨,毛毛可还要靠着你呢。” 田氏看了一眼蹦跳的跟在自己身边的小孙儿,感怀的道:“我省得的,放心吧。” 宋芷走在后头看着这一老一少,一个满面沧桑,一个少不更事,却因着凉粉的契机,日子终是有了一点点的盼头。 但是熬凉粉,卖凉粉的活计,毕竟是辛苦活,短时间熬夜操劳对老人家的身体或许还看不出什么来。 但时间一长,又加上舍不得吃用,营养什么的定然跟不上,到时候说不得身体就能垮咯。 思及此,宋芷不由动了恻隐之心。 待忙完这一阵子,或许可以将请田阿婆他们帮忙纺毛线,做一些轻省些的活计。 宋芷一边走,一边在心中盘算着这件事的可能性。 村民里如田阿婆这般困苦的人也还有好几户,如宋大丫家里头,家里就两个孩子相依为命。 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定又长久的活计,肯定是要比她风吹日晒的担着凉粉出去卖强。 而且现在村里卖凉粉的又多,她一个半大孩子做的凉粉又有限,只怕也是竞争不过旁人。 她能做的不多,但她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扶一把乡邻。 正如当初他们一家陷入困境的时候,大家也都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一样。 宋芷想的入神,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宋族长家里。 门外说话的喧哗声,唤回了她的思绪。 “你知道阿芷家的水泥地啊?” “知道,知道,我都去看过!”妇人啧啧两声,很是艳羡的道:“别说,那可比青砖铺地都敞亮!” “就是,就是,我来时问了族叔一嘴,让我们来此听说就是要说水泥一事呢!” 正说话间,有妇人看到吴氏一行人,连忙上前招呼道:“婶子也来了啊,快与我们说一说那水泥从何处购的?” “我瞧着这水泥不仅结实耐用,还容易打理,不像咱这黄土地,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已。” 一旁的其他村人也是连声附和,显然是对这水泥地很是心动。 众人一边七嘴八舌的问着,一边簇拥着吴氏往宋族长的院子里走。 此时院子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宋族长见着了吴氏到了,开口唤了一声,并且朝她招招手示意人先过去。 宋族长领着人站在廊檐下,同院中的村民们道:“今日唤大家来,确实有一件事要与你们相商。” “阿芷丫头家的水泥地你们都见过了吧?” 村民们连连点头,“见过,见过,这不家里正好也要盘炕,我们也想买些水泥回来抹地呢!” 宋族长点了点头,“是这样,这水泥其实是阿芷丫头琢磨出来的,现在阿芷愿意将这水泥的做法拿出来,并且提议在村子里一起开办一个专门生产水泥的作坊。” 说到这里,宋族长稍微停顿了一下,环视着周围一脸惊讶的村民们,接着又提高音量继续说道: “以后这水泥做法便是我们村集体所共有,大家可以去水泥作坊做工按月领取工钱,待后续水泥作坊盈利了,还要在村中再办一个学堂,教授村中的孩子读书识字。” 大家一时之间都听懵了,过了好一会儿,人群中才有人逐渐回过神来,略带迟疑的问道:“族叔,您说的……这是真的吗?咱们村真的要办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