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六章 石头当钱用?(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桂州城内正在恢复以往的秩序,只是生活在此的百姓,肉眼可见的少了很多,仅有过往的十之五六。

本身人少就是桂州面临的一大难题,人少则难以使地方物产保持更大的产量。

且桂州百姓基本都是农户,而朝中在大力提倡从工,甚至有些农事也已进入工事范畴。

如汉时经丝绸之路,从中亚细亚传入五岭一带的胡芹等百姓早已吃厌了的地方特有农产,早已随着商队的步履散至其他地方。

而桂州的地方农户借商队流通至周边地方,从中谋得些钱财,周边需求量越发高涨后,却忽然面临断供。

商队收不到货,则收购的地方只能暂停开市,时间久了,恐即便再恢复,也需要漫长的时间,方能恢复如初。

苍梧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种之。

荔枝和胡芹一样,都是桂州司农署鼓励种植的农产。

而行将入夏,被掳走的百姓家中,荔枝树枝头已挂满果实,却无人采收。

桂州司农署组建的商队,不仅要自己解决运输问题,现在连采摘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否则地方收入难以为继。

一切都在慢慢恢复,而桂州刺史萧仁昌最重要的任务,便是设法充盈境内人口。

使人口增至万户不算太难,但朝中政令要求桂州应定居五万户。

萧仁昌知道,朝中将桂州视为与岭南通商的重要州城之一,本是好事。

至少桂州入了朝中的眼,桂州将迎来朝中财政的大力扶持,不再像以前那般,只是个荒蛮的五岭偏城。

徐庚以陆路至集州,再于集州渡船,于南江水道一路南下至楚州,千里船于楚州转入延江支流,兜兜转转抵达夜郎。

剩下的路,只能以陆路行进。

早前大军两度过境夜郎与桂州之间,彼时大军边走边开道的痕迹,已然又被肆意丛生的杂草给淹没了。

通达桂州,可谓千难万险。

徐庚抵达桂州之时,魂儿都被难走的路给磨掉了一半。

桂州的萧条但有序他看在眼里,虽然人已经到了桂州,但如何过境岭南,他还没有想到任何办法。

只能先过来再说。

桂州城南郊的清江西岸,有二三百劳工正在沿岸搭建榷场,抬眼,南边的静州城防楼,仔细看时,已然能看清城防楼上人头攒动的影子。

徐庚一通打听之下,才知正在搭建的榷场,是在执行“与岭南静州互相通商”的朝中政令。

然而静州城内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就算有动静,也是警戒状态。

通商意味着迟早要跟静州达成和谈,既然是和谈,说明他能借和谈的机会,实现寻人的目的。

打探得知桂州榷场是桂州刺史府和市舶署在主持,徐庚沉了沉心,以近卫军中候的武官身份,来到刺史府,请见萧仁昌。

“大人,榷场在建的同时,应设法与静州打通对谈渠道才是,不知谈判之才可有人选了?”

萧仁昌正在为一大堆头疼的事儿焦头烂额,于他而言,反而榷场在一大堆要处理的事情里都排不上号。

朝中居然有精锐近卫亲自过来,萧仁昌不得不上心与徐庚对谈:

“将军有所不知,桂州因叛乱而受到了重大损毁,城内被叛军洗劫一空不说,连百姓人口都少了一半。”

“关于榷场的事,本官还未来及去细想,不知将军是否是带着法子过来的?”

徐庚被刺史礼待,反深感受宠若惊,他这人没什么特别的本事,也就是胆子大能称道称道了。

“既然大人公务繁忙,不如将过境谈判一事交予我来,我带人过境静州,设法与静州官府达成谈判事宜。”

若徐庚能谈出成果来,萧仁昌的压力也能减轻一些,难得有勇士不畏邻敌。

萧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