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 一片盛世繁忙(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长安元年年底这两个多月里,宇文世宏的心思一直在内务上。

但同时,杨爽早就做好了二征突厥的准备,在京的禁军不多,只有五万。

除了在南疆的五万以外,其余大部分都驻扎在了胶东半岛一带。

裁兵令出台后,胶东半岛就地解散了近十万募兵,留在胶东的兵力,加起来只剩十五万。

西疆常年驻扎着五万兵力,以威慑西疆一众小国勿动滋扰周国西疆的心思。

而周国裁兵的消息渐渐传入齐国后,一直以来心惊胆战的齐国,也从中解读出了周国没有再动武的心思,会遵守和谈结果,与齐国隔着黄河各自为政。

陆令萱这才浅浅松下一口气,但府兵制仍然更大力的推行于各地,以免再遭战事时,齐国无法迅速调动大规模民兵应对。

和谈对齐国来说是一种胜利,更是陆令萱的胜利——

毕竟是她亲自谈下来的。

穆提坡流落街头,感受了一段时日的人间疾苦后,原来还是回宫好,至少回宫能吃饱穿暖。

早已丧失争权夺势斗志的穆提坡,又活着回到了陆令萱眼前,陆令萱当场痛哭,毕竟穆提坡是她唯一的儿子。

回宫后的穆提坡,虽然没了争权的心思,但奢靡享乐的程度比以往更甚了。

就像吃了那么多苦痛,必须在奢靡享乐上找回弥补。

……

宇文世宏在发布铺设同轨的政令之前,先布告了开路令——

鼓励百姓相互合作!集力打通村屯与郡之间的通路。

开路一里,赏千钱!开路十里,赏万钱!以此类推!

鼓励百姓开路的同时,都水监也在执行着开路政令。

不仅要执行开路政令,还要按照政令的要求,每隔十里,就打造一处歇马亭。

歇马亭周围也要“收拾干净”。

虽然名字是歇马亭,但宇文世宏知道,随着时间流逝,歇马亭周围也会出现百姓聚居或扎堆行商的情况。

比如卖茶水的、卖熟干粮的、卖饲料的等等等等。

歇马亭也将是地方巡守重点巡逻的地方,以避免劫道的情况发生。

总之事无巨细,宇文世宏都有考量,更考量律法在细节处的落实。

而筑铸监则早已开始铸造同轨,只等同轨令下来后,立刻铺设于境内大小官道。

境内越发富强,宇文世宏所构想的“共识想象”,才能于无形中洒落在每一位大周百姓心里。

弱权而重律,或许比宋时的重文抑武更有效维护稳定。

……

另一边,独孤永业来往于洛州和上州,积极推进两地的资物“交换”事宜。

每每回洛州或上州,他都必须先走水路西至长安,再换乘马车南下上州。

每次来长安,他都要在坊间转悠一圈、在宫里也到处走走,于宫内下榻一夜后,次日再出发前往上州。

走水路时,千里船就像普及了般,每次有乘船的需要,几乎都能搭上千里船。

百姓不知这是祖文远的功劳,但他知道。

这日又是于长安中转,惯例般进宫下榻,宫内昭示朝中政令的布告处,贴着密密麻麻的新出政令。

几乎从宣政殿,一路蔓延到宫门口。

宫内近些日子明显与往常大有不同了。

不少在京京官,每日清早就要来宣政殿早朝。

此外,宫外也有近卫军护送进宫的百名百姓,跟随近卫军进入宣政殿,旁听早朝都在谈论什么。

虽然不知这些百姓都是怎么选出来的,但瞧着还挺稀奇。

独孤永业是正五品地方官,他也有权上早朝,且还是在正殿上朝。

但上朝并非强制,在京的京官也非每日都来,顶多各处轮着过来议事,议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