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 舍不得吃的鸡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本以为是建来作粮署、器署等等公家之用的坊街铺肆,渐渐地也有乐于从商的人承租来做营生。

太守府改制成刺史府以后,执行的一切政令皆是由朝中的六部下达而来。

早前为了配合九寺五监所筑造的坊街,意外的因有人有意承租以行商而多了项铺租的收益。

本来独孤永业还在担忧,朝中取消一切赋租之后,地方刺史府又如何维持运作,总不能一直靠京中拨款吧?

自古以来,地方官府要做的事情,大抵来说就是在地方征收赋租,尔后将赋租转运到京中。

现在,一切都变了。

刺史府不再如以前那般,几乎只为征收赋租而存在。

独孤永业要统领两千巡守,维持洛州及洛州下属的七郡之治安。

因铺租这个甜头实在是甜,独孤永业的重心渐渐转移到了扩建坊街上来。

长安有东市西市和南市北市,他也正在筹建地方四市。

有长安这个“样板”摆在那,洛州这个地方如何经营治理,他有清晰的参考对象!

不知不觉,一年多过去了,洛州也拥有了十三处坊街,已率先建毕的东市,成了当地百姓最爱去的地方——

自鼓励令下达至地方以后,很多百姓农闲之时,都纷纷去开垦荒置了的荒地。

虽然上头没说荒地属于他们,但明确说了,荒地上伺候出来的粮食,全部归百姓!

如此一来,农户能种的地就不局限于自家所拥有的那十亩,而是二十亩!

但种地毕竟很累,而且种那么多,自家又吃不完,每每收成之时,每家每户最多留半年的口粮,其他的全都在朝中统一收粮时,换成钱了。

有了钱,他们更有能力将开垦出来的荒地,开辟成豢养鸡鸭的地。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鸡鸭一茬茬的长大,舍不得吃鸡鸭下的蛋的百姓,会将蛋带到东市去,卖给舍得吃的人。

还有种菜、从山上挖果树下来伺候果树的,东市在各家各户都有富余资物后,在卖的东西越来越丰富。

什么蛋啊、肉铺,还有果蔬和白茶等等,百姓逛东市的时候,就像在寻宝一样,不知不觉,洛州的商业也渐渐繁荣起来。

独孤永业所设想的四市,就是像长安那样——

东市是肉菜市场,西市是器具市场,南市和北市则是杂货类,诸如圈篱笆所需要的木材等等,都可在北市交易。

而南市则是一些硬通货的交易市场,诸如昂贵的玉器、金银器,甚至定做菜刀、镰刀、烧菜用的铁釜等等,都在南市。

且刺史府也不再是地方唯一的官府了。

除了执行六部下达的政令的刺史府以外,九寺五监是与刺史府平级平行而立的公家处署。

他们是以署而设于地方,不受刺史府干涉,执行京中下达的具体事务。

诸如开设的粮署、肉署、器署、都水署等等,零散但又专门做着各自的事务。

都水署又跟其他署区别甚大,这个署是负责预警水患或旱涝灾害的,旱则凿渠引水,涝则筑堤防洪。

且除以上公家官府之外,地方还“隐藏”着都察院的纳言处——

百姓有意见,可以直接向都察院纳言。

若刺史府的巡守不主持公道,又可去设于地方的大理署寻求公道。

总之,事无巨细,地方像宇文世宏所设想的那样,上行下效的运作着。

刺史府的州城治理之收益,要全数上交到六部,地方需要的诸如巡守月奉等等开支,则由京中承担,专款专用。

独孤永业本以为九寺五监来了以后,就没他什么事了,结果并不是他想的那样、他会被架空。

六部几乎每天都有几道政令下达到他手里,诸如工部会下达坊街筑造指令,吏部也会下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