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潘家园,原名潘家窑。早年这里烧过琉璃,土质太松,烧不出好品相,后来改烧砖。当年护城河东到处都是砖窑,直到一个姓潘的sd人,把这个野村烧出了名。最多的时候,潘家窑雇着200300名工人,把周围的砖窑踩到了脚底下。

25年前,李辉骑着自行车经过这里时,这里是一块废弃的菜地,25年后,李辉因质疑文怀沙的国学大师资格,家喻户晓。

“那时,我和李辉一样,也骑着自行车来这儿的。”在贾俊学的记忆中,潘家园当时是一个很大的土堆,把自己的自行车一支,利用它的后车架,贾俊学成了潘家园最早的100户游商之一。

从那时起,潘家园前后掀起了三次财富高潮,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有马未都、阎会增、谢旗璋、谢永、臧伟强……如今,出入潘家园的,五分之一是“老外”,墙围上了,商户也变成了4000多家,作为国最大的古玩市场,一块嘎巴地儿也能堂堂正正月租个几万块。想当年潘家园的摊儿,只是塑料布往地上一铺,范曾的一幅画才卖100元,“那时坚持下来的人,能不发吗?”贾俊学见过太多一夜暴富的人,当然,更多的是商海沉浮的芸芸众生。不要说最初的100家了,1992年潘家园正式撂地儿的500家,如今还活着的,也不到50家了。

在潘家园熙熙攘攘的园外,2000年开始,古玩城开始扎堆,人们可以一边吃冷饮,一边看古玩了,可这么多年,“哪家古玩城也没弄个马未都出来”。最新章节文阅读x

贾俊学叹口气,其中意思很分明古玩城开得再好,是生意,只有潘家园,才是奇迹。

在第一次财富高潮时来淘宝的,一个是买旧家具的赚了钱,其中就有马未都,还有就是收旧邮票的,当时谁也不知道,bj的邮市就要开了,这些花纸一转手就是几十倍。

潘家园是鬼市,在清末民初即如此。

鬼市又叫夜市、晓市。这种市场都是三更半夜开市,天亮收摊,bj过去有好几处著名的鬼市,比如崇文门外“东晓市”、宣武门外“夜市”和德胜门外的“晓市”等。当时照明条件有限,买卖双方谁也看不清谁,此外不吆喝,不亮字号,天明就散,行为近似于鬼,故称鬼市。

早年间破落的大户子弟出卖祖传字画珍宝之类,要顾及面子,不能公开销售,所以就选择鬼市,以后小偷也常到鬼市销赃,还有一些来路不正的东西,出现在鬼市上。这样,鬼市成了人们撞大运的所在,说不准能花很少的钱,买到很贵重的东西。

当时潘家园地处城外,鬼市操作尤为大胆一些。新中国成立后,bj鬼市完被取缔。

当年的潘家园,是一个乱岗子,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迁入,潘家园开始起了大楼。1985年,这里的鬼市逐步恢复。

那时中国城市改革的起步阶段,bj城的自由市场基本处于半地下阶段。沙滩、广渠门、荷花市场、潘家园都出现了群众自发形成的野市儿,没人知道这种野市儿归谁管。在贾俊学的记忆中,“那时连城管都没有,叫联防队员,就是街道的戴个红箍,一个警察带10个,稍微维持一下秩序。”

贾俊学是最早来潘家园的一批人,那时他高中毕业几年,找不到工作,像很多同学那样,成了“待业青年”,他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潘家园,那时只有100个摊位,其中bj人不过20来人,其余的人都来自tj唐山、石家庄。

初期的100个摊围绕着潘家园大土堆摆摊,那时多是卖自行车座、自行车车把、自行车加速轴、缝纫机头、旧家具等,也有少量的古书古字画。贾俊学卖的是《大众电影》等旧杂志。

街道有时也来抄,但那时联防也没人拿东西,嫌是旧货,不值钱,就是把他们轰走了事,接触多了,贾俊学自称父亲是玻璃厂的,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