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有趣的朝贡(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但南洋这方面进程稍慢,主要是当地藩国自身对疆界划定就不明晰,他们的数据十分混乱。”

“而鸿胪寺官员往返测量的时间还不足以推广到诃陵国。”

听完,赵桓也大概能够理解。

以当下这个交通条件,就官员们跑一圈都要多少年?

更何况还要详细绘制地图,以十几年的时间,鸿胪寺官员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把各个方向都详细记录。

据赵桓所知,鸿胪寺总共也就两千多名官员胥吏,他们要跑波斯,跑埃及,跑阿拉伯半岛,还要穿越中亚高原南下,去印地各邦,去东南半岛。

把这些都绘画出来,十几年的时间的确是不太够。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当下各国并没有太明显的疆域划分。

如果南洋没有一个都督府,强势进行政治干预,为各国划定边疆,仅是扯皮就要浪费很久。

到时候,富庶的地区,各个国家都在争。

贫瘠的区域,这个国家说是另一个国家的。另一个国家不肯要,又说是某国的。

毕竟每多一亩地,都是要缴纳一份贡金的。

所以必须要有强力行政机构,公正分割。而不是跟大英一样,官员对着地图横平竖直的画线分割。

藩国朝贡的事情,鸿胪寺一直在推进,赵桓就没有格外关注,迅速回到正题,对吴革说道:“仅看诃陵国国王的贡品,就可知当地的富庶。我中原商人在当地的商业经营,必然盈利不菲。”

“除了吴革,卿再征召一批南洋的商人,一并返回中原。在政事堂召开廷议之前,朕想听听这些商人对南洋问题的详细介绍。”

不是赵桓不相信右相张浚,枢密使岳飞这些人,而是这些人位高权重,身在东京,距离南洋实在是太远了,对南洋的形势了解肯定隔着一层。

只看官员上奏的信息,必然难以了解南洋的具体形势。

这种情况下,他们直接进行蓝图规划,完是在建空中楼阁。

所以赵桓对吴革忧吩咐道:“资深船长,好汉也召来一批。尤其那些武力护卫的镖局主事,也召来一批。要具体曾经参与过南洋贸易的,别带一群锦衣纨绔过来,如果朕问他们问题答不上来,他们也难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