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六四章 发家(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波少年往往读满小学就到沪上等地“学师”。

包玉钢成绩不拔尖,天资却聪慧,他讨厌刻板的背古诗文的教学法,喜欢读沪上出版的稚儿课外读物,尤好幻想。

宁波离海有数十里。一次,包玉钢随父亲去镇海,乘船顺甬江而下,终于见到宽广浩瀚的大海。

水天一色,千帆竞游,尤其是硕大无朋的海轮,如一座大山在大海中移动。

第一次看海的感受,深深印在包玉钢幼小的心灵。

1931年,十三岁的包玉钢小学甫毕业,只身去汉口。这对宁波人来说,幼小的年龄独闯天下已见怪不怪。

包玉钢先到十里洋场沪上,来不及上外滩逛街看景,就买下船票乘小轮航抵汉口。

包玉钢最初在父亲的鞋店帮忙。一天,包玉钢提出他想继续读书。包兆龙感到奇怪,经商是宁波人与生俱来的祖业。

经商经验是学师学来的,不是读书读会的。包兆龙是个开通人,答应儿子的奢求。

宁波人不让后代多读书,不是缺钱,而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世俗偏见。

但这种情况到三四十年代已有较大改观,沪上不少宁波富豪,不惜送子女出国留洋。他们说,以后经商,光会写货价打算盘可吃不开了。

包兆龙送儿子上汉口的一所中学,包玉钢勤工俭学,放学后或周日便到父亲的店帮忙,读书、学师两不误。

几年后,包兆龙在沪上开天宝钱庄,包玉钢随父亲来沪上,一边读书,一边在钱庄帮忙。中学毕业后,包玉钢进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做职员。

他打算攒了一笔钱,进大学读书。然而,抗日战争使得包玉钢的大学梦幻灭,沪上的大学纷纷南迁。

包玉钢先回了一趟宁波老家,新婚妻子黄秀英坚持与丈夫同行。从1939年到1949年,夫妻俩相濡以沫,一起度过十年颠沛流离、动荡不安的岁月。

这是包玉钢第一次到香江。秋高气爽,夫妻俩乘坐香港最有特色的交通工具山顶缆车登上太平山顶。

碧蓝色的维多利亚港,舢舨与海轮穿梭进出,卷起一道道白色的波浪。眼下的情景,又与在宁波所见到的大不一样。

船与海的概念,又一次深深印在包玉钢的脑海里。

包玉钢到昆明不久,便派往衡阳,任中央信托局衡阳办事处保险部主任。后转到工矿银行,任衡阳分行副经理、重庆分行经理。

1945年,抗战胜利。包玉钢被派往沪上接收日本帝国银行资产。经改组后,在原址设立沪上市银行。

才28岁的包玉钢被任命为业务部经理,次年,包氏又被提升为沪上市银行副总经理,仍兼业务部经理。包氏年轻有为,深得当时的沪上市长、副市长赏识。

包玉钢一家住在安亭路20号一幢洋房里,家中有舞厅、钢琴,包氏有银行配给的专车。

几十年后,包玉钢女儿去故居探望怀旧,发现里面竟住了5户人家。

包氏收入不菲,生活舒适。但此中的滋味,只有包氏心底最清楚。通货膨胀,挤兑风潮一波高似一波,国家银行成为市民戟指唾骂的对象。

包氏殚精竭虑,想透过银行的作用维护社会的安定。但此时果党大势已去,民心下稳。

战后第二任沪上市长说:“有包玉钢在,银行就能正常运作。”

1949年新春,包玉钢向行长提出辞呈。市长没强行挽留,只要求包玉钢等到2月份。

3月初,包玉钢携妻子女儿乘机离开沪上。

包玉钢是果党官办银行的要员,得到前后两任市长的器重与提拔。

包玉钢感激这些上司。但对果党抱有看法。当时军政人员大都随果党去湾湾,包玉钢却去了中立区香港。

果党败退内地,中断了包玉钢在金融界的仕途。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