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四六章 大事将行(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分西军将士已经回到了汴京,他也不敢同整个文官集团对抗。杀人没有用,反而还会惹的更大反弹。

所以这想法也就只能作罢,不过却也趁机做实了王言统领复北军这支大宋第一强军的领导权。除此之外,借着这一次的灭国大功,直接给他的散官阶升到了骠骑大将军,爵位更是干到了侯爵,另外还给加了个太尉的虚衔。反正这些都是没有用的,真的随便给,他的权力影响范围只有五万复北军。

朝堂上的事,王言懒的管,但是赵佶已经跟他暗示过,要办人,他想不掺合也没办法。索性就先弄几个地方大员的黑料,直接上折子参他们,朝堂上乌烟瘴气的便跟他没关系了。

现在给了他五万复北军的实际领导权,他当然不会客气。所以没理会朝堂上的事,又一次的开始补充复北军的人手。

这一次就不像之前从无到有那般难,因为在外面打了一年多之后,一起回来的有一万多人,还有之前送回去的,以及当作后盾的六千重骑兵,这就是两万多人。本来还有在军营中一直训练了几年,但是没有达到进入第一梯队标准的几千人,这就已经是三万左右了。

后进来的那些人,只要跟着之前的老兵们一起训练过一段时间,就会被影响。有老兵带领,言传身教,战斗力也不会差。

当然这些事都有明确的章程,也不用他从头到尾的盯着,他转头忙活起了准备许久的大事。

打下了西夏,大宋领土的边防线被拉的更长。同辽国的接壤范围更大不算,还要防备回鹘。虽然西夏的地利并不富裕,几百万人口在这么大的地方生活,一整就是几十里无人烟,但是大宋并不想放弃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所以那么长的边防线,他们还是全部都调兵防守。

为了防守,整个边军大调动。打了胜仗的西军有一半继续在那边驻防辽国,另一半调回到河北地区,而战斗力差的北军则是有一半被到原本的西夏与回鹘交界吃灰。这个布置,简单明了,就是为了首富幽云十六州,将辽国和鲁智深的势力赶出长城,敢出榆关外。这是在吸收了西夏的战利,休养生息个几年之后的又一目标。

这个事不光是赵佶惦记,朝臣也都惦记着呢。自从儿皇帝石敬瑭割了幽云十六州已有百年之多,若能在他们这一朝收复,定然名留青史,千古流芳。没人能抵挡这样的诱惑,都要考虑身后名的。

几十万大军,上千公里的调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是借着这个机会,攻打析津府的鲁智深所部,突然摆开阵势南下,同大宋北军对峙起来。

在此之前,早在宣和四年的开年之时,王言这些年暗戳戳培养的兵马就已经开始了调动。各地的庄子早都收到了指令,要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当然知道消息的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毕竟黄巾起义在前,这种消息的保密级别当然很高。只是到了各区域负责人那里,他们会先让管辖的那些庄子做好一些准备,临到了时间,才会告诉他们实情。

辽东的那些兵力,更是早都偃旗息鼓,不再与辽、金开战,明面上是经商发展,暗地里,却是抽调了两万人,乘船从登州登陆,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通过商队慢慢的送到了汴京内外。作为人口百万,人流量极大的超级大城市,万把人的流入,连点儿水花都掀不起。

武松那边也已经准备好了,最近正以扫匪的名义,在京东西路的各个府城转悠。还有其他城市中的商行,也都有收到通知。

十多年的时间,当然各方面准备都十分想尽。事实上以现在的实力,又是在内部造反,不是从外部强攻,即便现在这个时候因为消息扩散,导致走漏风声,也没什么大不了,无非就是打一仗罢了。现在这个时候,地方禁军要进京勤王,已经来不及了。

在这些准备都完成之后,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