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64章 十四娘番外篇(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邯郸,天鹅湖。

作为开放式的景区,天鹅湖的夜景十分迷人,湖边景点有夜市和小吃摊。

而在湖中间,则是一艘艘两者红灯的画舫,缓缓在湖面上移动着,或远或近,或明或暗。

这也是此地的特色,景区方效仿了古代才子文人喜欢玩画舫事迹。

并借此为噱头宣传,确实借此吸引不少人晚间前来游玩。

冯生就在其中,二十多年过去了,据后来和十四娘说的相比,发福了,也成熟稳重了很多。

当年发生那种事之后,他离开了东海,去了邯郸。

因为跟对了人,从一个小混混,变成了一个手下有几百人的包工头,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嘿,吴总啊,听说画舫上美女很多,娱乐项目也有很多,晚上闲着也是闲着,咱们一起去逛逛吧。”

冯生说道,作为施工方,宴请甲方是必不可少的。

“走走走!”

那吴总一听,自是没有拒绝的道理,当即带着一帮人走上了一艘停靠在岸边的画舫。

画舫停在岸边,上头挂满了灯笼,照得水面波光盈盈,彷如画舫悬在天上银河。

而甲板上搭建了一个舞台,上头正上演着古代的戏曲,一个妆容素净的美人,唱词婉转。

歌声空灵缥缈,婉转凄凉,忽而拔高,忽而压低,如泣如诉,听得人心神俱荡。

词曲不是现代曲,很俗套,大概唱的是:

在古时候的东海,有个冯姓的书生,诗文俱佳,但运气不佳,次次赶考,次次失败。

家徒四壁的他无法再继续,经人介绍,去了一家姓辛的大户人家当了账房先生。

姓辛的人家有个女儿,年芳二八,天生丽质,书生便起了意,时不时书信一封,其中各种花言巧语。

辛家大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哪能挡得住这种攻势。

又因仰慕冯姓书生的才华,便于他亲近了,一来二去,两人便私定了终身。

又是一年科举,冯姓书生本已心灰意懒,但在辛小姐的劝慰下,还是参加了一次秋试。

却不曾想,在秋试中夺得了前三甲,两人欣喜,辛小姐就变卖首饰,耗尽私房钱,资助冯书生上京赶考。

临别之际,冯姓书生一番山盟海誓,海枯石烂,许下各种承诺。

紧接着,冯书生像是转了运,一番苦读后,又在京城里的春试中名列前茅。

最终,在殿试前,被天子选为新科状元,一步登了天。

一朝高中状元郎,冯书生没有回辛家。

而是被赏识他的朝中重臣招为了女婿,从此青云直上,光耀门楣,官居三品。

可惜数年之后,便因贪赃枉法,再加上站队不利,被贬斥回乡。

妻子嫌他无能,弃了他,扭头回了娘家。

回乡途中,冯书生长吁短叹,人生失意之时,难免会想起旧事。

他又想起了那个,那个在他一无所有时爱上他,接济他,倾其所有送他进京赶考的辛小姐。

一时间,又想起了那些海誓山盟。

他有些意难忘,便派人打听。

这才知道,辛小姐至今未嫁,一直再等着他,而且容貌不改,风韵尤甚。

蓦然,冯书生情不自禁,便书信一封,写了些旧事,约辛小姐夜中相会。

夜里,辛小姐果然来赴会了。

之后,便是旧情复燃,辛小姐和冯书生去见了辛家小姐的父母。

辛老爷一听冯书生是曾经的状元,顿时倾慕,奉上了万贯家产,要招他为婿。

冯书生大喜,当即就接来父母,拜了堂成了亲。

结婚之后,辛小姐孝敬公婆,对冯书生的父母照顾有加。

不久后,便为冯书生生下了一个儿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