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21章 关东民,非汉民乎?(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都吴邑’的‘乱民’,也大概率是一些逃荒而来,暂居于吴邑外,谋求生路的流民。

意识到这一点,刘盈面容之上,也稍涌上一抹僵硬的笑容。

——刘交在见到刘盈的第一时间,就冒着涉嫌欺瞒太子的风险,委婉的指出荆、楚、齐三国的粮食紧缺,确实有些失礼。

但归根结底,这个状况,确实是因为刘盈而起,也确实是因为刘盈的‘不作为’,方拖延至今。

先前,在荥阳见到曹参之时,对于曹参的试探,刘盈并没有给出太过明确的答复。

而现在,在齐王、楚王两位当事诸侯当面,以及荆王刘贾因此事‘被困王都’,无法出现的情况下,关中诸国缺粮、求助长安朝堂的是,显然是已经拖不下去了。

从一向稳重的刘交都如此迫不及待,一见面暗示刘盈‘啥时候能解决’的举动中也不难看出:关东列国的粮食短缺问题,恐怕确实是迫在眉睫。

想到这里,刘盈便也稍叹一口气,旋即面带自愧的刘交、刘肥二人分别一拱手。

待重新直起身时,刘盈的眉宇间,便自然涌上一抹心力憔悴的疲惫之色。

“关东列国苦于缺粮一事,孤确早已知之。”

“非独孤一人——此事,亦早已为朝堂知,更上达父皇圣听。”

将事实毫不隐瞒的在刘肥、刘交二人面前道出,刘盈便又是一声长叹。

“然去岁,关中是何情形、朝堂又是何境况,楚王叔、齐王兄,当皆已听闻。”

“——去岁秋,太上皇驾崩,陵寝筑建等一应丧葬之事,所耗者甚巨。”

“后秋收,关中五谷不丰,府库之空更甚;又恰彼时,陈豨乱代、赵在即。”

“为使父皇大军得以开拔,酂侯只得暂出朝臣百官,乃至关中郡县吏、佐之半禄,以充大军之军粮······”

面带感怀的发出一声长叹,刘盈的面容之上,也不由涌上些许苦笑。

“后代、赵战事延绵,又父皇大军月耗米粮百万石!”

“彼时,孤得父皇之令,肩监国之重任,遂尽发少府官奴,以修郑国渠。”

“然酂侯愁苦于大军粮草供输之事,更无奈断给少府官奴之口粮;为使修渠事无阻,母后亦只得出吕氏私粮,方使孤尽全修渠事。”

“及酂侯,更苦府库之空,又愁于父皇大军粮草之供输,只得于关中仍行‘有秩半禄’之政。”

“至今岁夏四月,关中凡有秩之官、佐,皆只得半禄,足半岁余······”

听刘盈说起去年,长安朝堂所面临的局势,刘肥、刘交二人,也是不由面色凝重的缓缓一点头。

这些事,别说是身为宗亲诸侯的刘交、刘肥二人了,整个天下,基本上就没人不知道。

太上皇驾崩之时,刘交甚至为了尽快赶回楚国,戒备英布和陈豨一同起乱于南北,更是只能草草结束父丧,在抵达新丰短短三日之后,便再次踏上了回国的远途。

对于刘盈给出的解释,刘交、刘肥二人,自是没有丝毫异议。

但刘盈的苦诉,却并没有随着叔侄二人低下的头,而宣告结束。

“更者,去岁关中五谷不丰,以致今岁开春,关中粮米略有告缺。”

“彼时,父皇率军在外,孤负监国之责而留守长安。”

“恰此父皇在外、孤年弱而监国之机,为关中二三奸商恶贾所趁,暗联而哄抬粮价,乃至关中米价至四千钱一石,更仍不见止!”

说起这件事,刘盈也不由自主的咬牙切齿起来。

片刻之后,面上又突兀的涌上一抹自嘲。

“父皇不在,酂侯整日劳碌于大军粮草之供输事,无暇他顾。”

“孤年齿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