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56章发展策略(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这次定向增发,未央科技并没有斤斤计较,中芯国际被整体估值四十五亿美元。

虽然,这个市值是几个月来,微银不断收购中芯国际的股票,给顶上来的,但林睿认了。

本次中芯国际向星空科技集团定向发行了25的股份,融资十五亿美元。

增发前中芯国际估值四十五亿美元,增发后,随着十五亿美元注入,中芯国际的市值达到六十亿美元。

同时,由于增发了四分之一的股份,原先的各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都要缩水四分之一。

原先的第一大股东大唐电信,持有中芯国际19的股份,稀释14后,剩下1425。

原先的第二大股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16,稀释14后,剩余87。

而微银国际投资公司,通过公开市场吸纳的中芯国际24的股权,经过这轮定向增发,也稀释了14,剩下18。

原有的18,加上定向增发的25,如今星空科技集团,总共持有中芯国际43的股权,可谓是绝对的第一大股东。

持股额,比前五大股东里的另外四家加一块还要多。

通过这轮定向增发,林睿一定意义上已经获得了中芯国际的部分控制权。

甚至,他可以直接提名,更换现在的董事长,重组董事会。

但是,当进一步了解到中芯国际的资料后,发现这个担子可不好扛,还是别给自己找麻烦了。

自从05年陷入和台积电的官司,中芯国际的状况就很糟糕。

这方面,其实也难免!

先不说,台积电的两次打压,搞的中芯国际元气大伤。

接下来,由于拿不到a的高端光刻机,中芯国际一直只能接中低端的代工订单。又疯狂被台积电针对,好不容易缩小的差距,被甩开一大截。

资金和技术的打击不说,张汝京的辞职,又让中芯国际又陷入了管理和权利的混乱中。

本以为大唐电信进入,可以遏制外部股东,减少盈利需求,一心发展。

但,大唐也有自己的利益,想要利用中芯为自己服务代工芯片,这一下使得中芯国际里面,追随张汝京的那些台湾、外国技术人员不满,萌生退意。

中芯国际的董事长江上舟利用自己关系,找来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抗衡,投资了中芯25亿美元,获得116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大唐反过来又加注,将占股比例提高到19,牢牢把持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好在有江上舟坐镇把持,还算能够遏制住。

但是,随着国企纷纷入驻,中芯国际的性质已经变了。

与以前张汝京掌舵,中芯国际利用全球资本不同。如今,中芯的第一、第二股东,都是国企,这对于非常依赖外国技术和设备的中芯国际,影响极为不利。

中芯国际若是外资企业,或者是合资企业,处境都不会这么差。

越是国企入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越会限制中芯国际的发展。

从这方面看,即便中国的民间资本,私企入驻中芯国际,也比国企入驻中芯国际,面对的形势好的多。

但是,面对中芯国际这个无底洞,而且技术上已经沦落到世界二流,哪家民企肯入场。

投的少了,根本溅不起水花,想要推动中芯国际的发展,最起码要百亿规模,而且这仅仅只是开始。

先不说中国有多少家民企有这个实力,谁家钱多烧的慌,把自己的身家砸进这个无底洞。

说不定哪天被国外制裁,就玩完了。

这种情况下,虽然民资接手,更有利于中芯国际的发展,但根本没有哪家民企有这个实力和胆魄。

只能国企接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