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84章 不爽的朱聿鐭(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在蒙古人于白城杀的昏天暗地之时,明军也在集结着兵力,开始陆续向着广宁卫汇聚而来。

如今满清已经是昨日黄花,在朱聿鐭看来,没有足够人口支撑,主力又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满清,基本上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这种情况下,大军在驻留辽东,已经是得不偿失之事。

这些残兵败将,只要一路主力镇守于此,再以精兵强将组成的搜剿队伍,不断的入山搜杀,满清就再无崛起的希望。

当然这种搜剿,肯定会长期的,而且损失也是连绵不绝的。

朱聿鐭是绝对不愿意自己的嫡系干这份活的,因此这个光荣的任务也就顺理成章的落在了,铁岭抚顺关副将吴三桂的身上。

当然,虽然这摆明是给吴三桂穿小鞋,朱聿鐭也不会表现的太过于刻意。

这种搜剿虽然危险性极高,但是收益却是不低的,朱聿鐭给一个建奴的脑袋,开出了三十两的赏银,妇孺减半,老弱不要。

虽然这赏格比起崇祯初年时的五十两,要低上不少,但是当年的赏格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实际上根本发不下来,就算偶尔有那么一点赏银下来,经过无数道手之后,最后出力的人拿到手的也只有一丁点的残羹冷炙而已。

而绍武朝廷的赏银,则是根本不经那么多的手,赏银都是现成的,就在沈阳军区何穆的军营之中。

无论是谁拿到首级,只需要前往沈阳城报备,检查无误之后便即直接放银,由东厂、锦衣卫负责监查银两足额发放,地方官员负责首级数量统计与运送北京,巡按专员负责每月核查帐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井水不犯河水。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便可直接找到负责人。当然,一切与军功有关的东西,在绍武朝都是禁忌般的存在,一旦事发,惩罚都是极为严厉的,罪责也仅仅在谋逆大罪之下。

在广宁卫待了六七日,各路明军便即浩浩荡荡的开至,这次出关征讨满清的大军共有骑兵七万,步兵近五万,如今连战大战下来,战损与百战损总合下来,骑兵已经锐减至五万出关,步兵损失较小,还保持在四万余的规模。

十数万大军齐聚广宁卫之下,小小的广宁城根本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军队,大军绝大多数都是露宿于城外,红色的旌旗似海,北风吹过,就如同波涛在不断的翻滚着一般。

看着城下这威武雄壮的大军,朱聿鐭心中充满了底气,只要这些军队还在,在这个时代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

而因为有巴林、奈曼等部二五仔的存在,草原上的消息也十分及时陆续传来,两大军事集团在白城一战已经结束,双方实力基本上相当,一战的结果也同样如此。

科尔沁部虽然中军突击十分的犀利,但是在突破中军后,重骑兵无法动用的情况下,他们对于漠北联军左翼的突破便即失去了力道,虽然科尔沁中军依旧占据着优势,不断的压缩着联军的左翼,但是却始终无法形成真正的突破,在联军左翼的顽抗下,以及缓过神来的中军重新投入战斗后,科尔沁中军陷入胶着的战事之中。

同样,科尔沁左翼也在联军的猛烈攻击之下,直接摇摇欲坠。不得已之下,科尔沁部同样也开始抽调中军兵力支援左翼。

这仗最后打成了添油战术,双方混战了一整天,但除了同样留下一地尸体外,一点成果也没有获得。

眼见决战根本无法短时间内取胜,双方都放弃速战速决的战略,开始在松嫩草原上,展开了破袭战。

游牧民族作战时,是携带着部众和牲畜一同的,他们的部众不仅仅是后续兵力来源,也是军队后勤的保证。

骑兵在前面战斗,牧民便在军队后面的草场上放牧,可以说是有着随时随地的后勤来源,以保证前方的军队可以不断的征战下去。

当然这种后勤是极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