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23章 怨气(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对于吴三桂几次三番派人前来洽谈,诚恳的表明愿意为山西光复出一份力的想法,李定国二人毫不客气的便予以拒绝。

开玩笑,这本来就是抢功劳的事情,怎么可能允许吴三桂将手伸过来,别说双方之意本来就没什么好感,就算真的有好感,这种轻松摘桃子的事情,也不可能轻易的送将出去。

吴三桂从来都不是一个肯自带干粮的主,如今被困在陕西无法向外扩展,那坐吃山空显然不是吴三桂的性格。

无法向外扩张,那就向内张嘴,吴三桂表示自己军粮紧张,行文堵胤锡,要求明军一批协饷,用以稳定军心、人心。

这是一个很正当的请求,尤其是堵胤锡一身兼湖广、川陕、豫四海总督一职,更是找到了能够作主之人。

但是残酷的现实却是直接给了吴三桂当头一棒,堵胤锡回了一封措辞极为温和的回文,通篇除了对吴三桂反正的称赞之外,概无其他,只是信件最后,这才稍稍提了一句,贵部反正朝廷尚未确认,等待皇帝确认之后,才能拨付钱粮云云。

这个答复自然让吴三桂直接骂娘了,但是他却没有任何的办法,毕竟堵胤锡这是按照规矩办事,他根本挑不出来什么毛病了。

在愤怒之余,吴三桂也有些心凉。

毕竟按照千年以来,默认的游戏规则来看,只要他反正,上面必然会第一时间给予回应,甚至象他这种手握重兵,一动便即可以一省震动的实力派,更是会受到最大限度的优待。

别说等朝廷回复了,估计只要跟这事沾边的人,都会极力的拉拢于他,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只要最后功劳薄上有一句自己也曾参与劝降就可了。

但是如今堵胤锡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他并不看重吴三桂的反正,甚至隐隐之意还有一些不屑之意,根本就没有打算过多安抚,他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吴三桂不知道,这究竟只是堵胤锡的一人看法,还是整个绍武朝廷对他的观感皆是如此。

吴三桂头一次后悔自己这反正实在有些晚了,这个时候反正的效果,看起来更象是形势绝望之后的无奈投降,反正归明的效果已经差了极多极多。

他应该在清军开始大批抽调兵力之时,便即果断的选择反正,那个时候绍武皇帝还在山东与阿济格于济宁对峙,这个时候反正的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将满清整个战略部署全部打乱!

更妙的是,满清还根本抽不出身来对付自己。

但是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只是稍一犹豫之间,河南清军大败而归,绍武皇帝又席卷了整个山东,战略形势已经彻底大变,阿济格被明军三路围攻,只能撤向京城,大局已定。

吴三桂甚至都恨恨的想到,在朱聿鐭到达京畿附近之时,也是他刚刚收到自己反正消息之时,这就很让人牙酸了。

北京城都已经近在眼前,那他这反正还有个屁的意义?

虽然他毫不犹豫的将陕西的满汉八旗尽数屠灭,但是陕西的满汉八旗拢共剩下的数量也只有一两千,就算再加上剿灭一个名不显经传的赵良栋部这个功劳,也根本不算什么。

这种小功劳怕是根本难以入了连战连捷,一举扫平整个北方的绍武皇帝的眼中吧。

在陕西是一条死路,但是向外扩张更是十死无生,逃出大明的疆土进入草原当个草头王,更是让人连想想都觉得扯蛋的道路。

如今满清已经远窜回辽东,国内的军事力量已经以绍武朝廷一家独大,一旦他敢于做出不理智之事,那整个大明的军事力量全部压将过来,他吴三桂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只能被斩成一个人彘。

在吴三桂焦急的等待之中,却是听到闯营已经大举进入山西的消息,宣府、大同镇、山西镇相继易帜投降,整个山西几乎是一枪未放便即整体投降了过来。

当听到西营、闯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