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九章 开机(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凌晨四点,京城的天空已经开始慢慢明亮起来,一众小孩早早起来,这些小孩都是京剧世家的孩子,为了确保现场的真实性,剧组道具服装,专门结合过去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照片,特意为群众演员定制了大批量的服饰。

现场所有人都在努力各司其职,凯歌还忙着跟一群小孩讲戏,即将开拍的是电影的第一幕,讲述的是程蝶衣儿时的故事。

程风也早早来到现场,身为制片之一的他,也混在人群中,身穿一身长袍棉袄,围着围巾遮住自己的口鼻,带着一顶毡帽,身旁是差不多打扮的王佩瑜。

二人也混在人群中,零时充当着群众演员的角色。

这会还轮不到程风出场,待他出场也得要程蝶衣在儿时为学戏时遭遇不少磨难后,真正长大成人成角的那一刻。

寒风阵阵,程风和王佩瑜混迹在片场中,等着电影开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已经到了晌午,在所有人都准备好了之后,一场大戏正式开演。

一九二四年北平北洋政府时代……

天气寒冷,有点阴沉,场景设置搭建成北平的天桥。

一个个身穿棉袄,各色人等,来来往往,显得格外热闹。

沿街摊位南来北往的人驻足游荡着。

这会显得整个北平城多是烟火气,一声声吆喝声清脆婉转、抑扬顿挫间充斥着人们的耳膜。

北平城的吆喝,其功利性非常明确,多是些沿街商贩,为了吸引主顾进行交易,赚钱谋生。

卖切糕的吆喝“小枣~~切糕!”

卖瓜子的吆喝“五香~~瓜子!”

“活鲜~~鲤鱼!”

也有那卖糖三角的吆喝“三角~~炸焦~~”

除了人声,细听之下也有那铜盏、铜钲、铜锣、铁唤头、木梆、竹板、手鼓、拨浪鼓儿、扁鼓、胡琴、三弦等发出的声响,多是为了招来主顾。

粘扇面的臂挎小箱,以线绳扎小铁铃数串,边走边摇,发出哗啷哗啷的声响。

卖炭的则手摇货郎鼓,其声嘣嘣作响。

卖煤油、香油、酱油、醋的,则敲大木梆子为号。

卖豌豆黄的,手敲一面铜锣,一路哐哐。

磨剪刀的,以钢铁连成五叶,随走随振动,还有一种把号吹得呜呜作响的。

卖日用物的,专敲打一只葫芦瓢。

卖铁壶的,干脆用一铁棍敲打壶底,其声如鼓,以显示其货真价实。

剃头的,不时拨动一个大铁夹子,其声嗡嗡,俗曰唤头。

卖酸梅汤、玻璃粉、桃脯、果子干的,专敲两只锅碗,俗称敲冰盖……其节奏快慢各异,音调高低不一,这会几种凑到一块儿,听起来还真有些趣味,看上去好不热闹。

就在此时,人群中,走出一对母女,女人头发梳的整齐,走路时带着一丝风情,眉目间有着些许红尘味。

而她身边跟着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女孩,母女二人像是形色匆匆,在人群中不断匆匆行去。

“哟!这不是艳红吗?”

忽的一瘦弱男子,从人群中窜出来到女人跟前,看这人也是不缺钱的主,一身绸缎马褂,戴着顶瓜皮帽,下意识的伸出手在女人的脸蛋上轻抚,调笑到“有一段时间不见了,你可想死我喽!”

女人勉强笑笑,便要带着身边的女儿离开。

“哎?别走啊!”说着男子一把抓住这女人的胳膊,女子忽的一个皱眉,冷冷翻了翻白眼,一把推开这人,一手领着孩子匆匆离开,不愿与他做过多纠缠。

男子忽的一愣,看着离开的母女二人,反应过来指着女子离开的背影大骂了一声。

女子穿过各色人群,此时人声鼎沸,一个个摊位正忙活张罗着各自的生意。

女子抱起身边的女儿,挤过人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