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章 暑假(中)(1 / 5)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死吉姆,去了哪里了?赶紧去拿着这钱去小卖部给哈皮买些在路上要吃的食物”还没跨进门,老远只见母亲倚靠在门边,双手交叉着和邻居周大姐在聊着天,见到老远弄堂里面出现的吉姆,母亲交叉的一只手举了起来指着吉姆指责道。吉姆快步走到母亲边上接过母亲手上的二十元钱往小卖部走去。

小卖部的商品琳琅满目,进门第一眼便是一排货架,目之所及是各种零食,有辣条,有薯条,有糖果,有饼干,有各种各样廉价但是很美味的垃圾食品。估计所有的商家都是很懂得迎合市场需求的,在这个破落封闭的小乡村如果进那些高档的昂贵的有营养的零食,估计他们会在货架上面直接放到发霉,而老板也会因此大叫“该死的!这么好吃的零食又有营养却卖不出去,倒也理解,贵嘛!我真蠢,不该进的”然后恨恨地扔掉那些发了霉的食物。

久而久之,来到一个地方,先来到这个地方的小卖部,你会看到这个村子的消费水平,以及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人们的认知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都说整个中国已经从温饱问题到了追求小康的阶段,可是还是有很多的中国农村,那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知识,他们没文化,他们靠自己廉价的劳动力来赚取那微薄的收入,他们终日与泥土为伍,与河流作伴,性格里开始有了泥土的味道,夹杂着泥土的颜色,变成了泥土的味道,当遇到钢筋水泥,不是矛盾吗?不是冲突吗?不是自卑吗?不是畏缩吗?最可怕的也许是眼界的问题,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久而久之会以为目之所及是世界,像个井底蛙,就像晚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自以为是,等到别国打到自己的土地之上还是愚昧无知,不知所措。晚清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历时一个多世纪,而要一个农村人们的思想觉醒也许也要历经一个世纪,而这意味着愚昧无知的人们会把自己的悲催价值观给自己的孩子,而他们的孩子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长大,将来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也许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幸运的人一辈子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

吉姆拿起一包辣条,一包糖果,一包薯条,然后绕到货架后头,货架后头还有一个货架,里面主要是一些大米,还有面条,方便面等居家必备食品,但是在货架的角落里面摆放着哈皮最爱吃的山楂片,吉姆拿起一包山楂片,又拿了一个桶装的方便面,以供哈皮在火车站解决一餐,平常吉姆是绝对不会舍得买桶装的,她的母亲会自己在超市买来一袋促销的打折方便面,这样两桶足以买来五包袋装的方便面了,但是在火车站没有碗,对于哈皮,母亲不会吝啬到让他饿一顿的。

吉姆摞着一堆零食来到门后的一个收银柜台结账。这是村子里的一个小卖部,是谢大姐家开的,虽然离吉姆家很近,彼此也熟悉,但是吉姆并没有叫谢大姐,只是说了声“结账”不知道为何别人都很习惯称呼别人,但是吉姆不喜欢叫别人,甚至一个“阿姨”的称呼都那样难以叫出口,就像习惯了用“喂”来叫自己的母亲一样。

“哈皮过几天要去他父母那里玩了,你还是不去吗?”谢大姐客套的一边问,一边把吉姆的零食装进袋子里面去,随即说道“六块”

吉姆递过钱,拿起找零,拿起袋子,转身离去。

“不去”吉姆的声音荡在空中。

明天哈皮就要和同一个村庄的一个大哥哥一起结伴去杭市了,整个村子里面差不多已经没有什么小孩子了,谁又会在那漫长的两个暑假里面待在这个农村里面呢?

第二天母亲早早给哈皮装满了一书包的衣服“会不会背不动?”母亲亲切的问道,说着站到哈皮背后双手撑开双肩包往哈皮背上放。

哈皮背着包一边撒开腿在客厅里面转着圈圈跑,以向母亲证明可以背的动,一边叫道“妈妈你看我很轻松就可以背起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