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99章 突然冒出来的马首富(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相对于之前的时代来说,现如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地发生的新鲜事,都会以以往任何时候都没法比拟的速度向远方传递。

信息大爆炸之后,首先反映到的变化就是商业形态。像宋老三这种大商人,现在都在铁路沿线的重要站点办公,出差谈生意是家常便饭。

“协理、前几天亢爷传来帖子,让你去趟长安,说是要开个工商大会。”

“时间是啥时候?”

“本月二十。”

“还有几天,我去趟武威后,再赶过去,传帖的人说主要是商议啥事了没吗?”

“说是要开个民信局,邀请咱们陕北商帮也参与。”

“民信局?这倒是一个紧要的事,咱们商人现在最麻烦的就是传信太慢了。走朝廷的通信局,一封信最快也得十几天。专门派人传信,又颇费周折。确实咱们这些大商帮,应该合起来弄一个能快速传信的机构,这钱花的值。不过怎么又是老西子们牵头做这事?这事不美。”

“这次牵头的不是老西子,是一个姓马的江南商人,亢爷也是受人所托,只是出面召集大家来商议而已。”

“江南商人?他何德何能,能张罗起来这事?”

“协理你还不知道吗?这姓马的商人现在可是了得,咱们经常在车站附近碰见的远通百货店,就是他家的产业。基本上有车站的地方,都有他家的产业,人家正是借助这个便利,要开民信局。对了、听说人家联合了几个商人,还准备开个银行哪,已经给朝廷递了申请,等着批复哪。”

“远通百货店,是他家的产业?这人啥来头?怎么突然就冒了出来,他这产业不小啊。”

“开头到没啥,以前是在江南做杂货生意的。后来被人逼的站不住脚,就跑到了长安做营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陆陆续续的在各个车站开起了百货店,几年时间生意便做的如此大了。”

宋老三听了助理说的话,陷入了沉思。对于新冒出来的这个巨商,他怎么之前一点都没了解过哪。今天助理这么一说,才感觉到无声无息的身边崛起了一位商界大佬。

马家的崛起确实是悄无声息,马元景在看到铁路车站巨大的商业潜力后,就迅速开始了他的商业布局。那个时候,车站附近闲置的土地比较多,他将自己的族人,家里以前的仆人,还有夫人族里的人,都叫过来帮他占地方。后来很多被孙可望整的呆不住的同乡,也跑到长安投奔他。几年下来,随着铁路越来越繁盛和重要,他的这些产业也就紧跟着水涨船高。

零售行业现金流充沛,又贷款方便,所以扩张速度很快。刚开始的时候,很多车站的杂货铺也就是个窝棚。可现在都鸟枪换炮,全建成了水泥砖瓦房,有些大的站点,他家的杂货铺都是三层楼的大铺子。

因为有集群优势又都分布在铁路沿线,马家的铺子以货品种类丰富,新货多,上货快的特点,迅速的成为了各个地方日用百货品的中心。他们家是零售和批发兼顾,不少本地小商家近货出货,都找他们家。甚至一些府县的批发商也通过他家的渠道进货。这样一来,生意做不大才是怪事。

让马家产业快速膨胀的因素,还有一点。江南来的资本,全是围绕着他转。谁让他是第一批北上发展又做大了的南商!和马家搭上关系,就搭上了一条便捷的北货流通渠道。不管是将北货贩卖到南方,还是拿着北货去做海贸,靠上马老板准没错。而江南的投资环境又不好,资金自然就找马老板来了。

此次张罗成立一家以商人之间互通消息为主的民信局,是马元景新的商业大计划的一环。他想通过建立民间通信局,以及银行,让自家的商业体系更完备,覆盖面和影响力更大。做这事,还真就他家最合适,只有他家能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搭起一个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民信传输系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