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90章 长安经济会议(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别山过几天也会从太原赶到长安,我看其他的几位商业上的军政委员们也都赶到了,五天之后就开会吧。”

北方经济建设开发会议的地址选在了长安,因为那里是目前军政府治下真正核心的地区,比较方便召集人。

“王爷、规划做的差不多了,吾粗算了一下,整个规划,五年内要投资近六千万,十年内完成整个规划的话,需要的资金绝对会超过亿万两,这钱是不是花的有点太多?”

看着眼前的预算方案,方以智呼吸都有些紧张。十年下来,要花出去过亿两的白银,这手笔大的都无法想象。就是大明最鼎盛的时候,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三四千万两白银,光做基建就要每年就要撒出去过千万的钱,能不把人吓住吗?

“这还是少的,咱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今年咱们各项财政收入就有两千万两了,五年之后财政收入过五千万,也不是难事。到时候你再看这个规划,说不准还嫌小哪。”

“王爷、账不是这么算的,收入高了,开支也会增加,吾估计到时候的财政收入,依然没啥结余。”

“这是肯定的,但到时候咱们欠账的能力不就增加了?密之你要这么看问题,钱放在老财门的银库里,与国与民都没啥益处?咱们要做的事,就是让天下之财,为天下之民所用。官府攒钱是最无用的是,官府要聚天下之财,也要散天下之财。只要把这个功能发挥好了,天下才会越来越昌盛。”

这个时代的官员,还是摆脱不了小农思维,总觉得将钱攥到手中才稳妥。即使像方以智这样的人物,也还是转不过弯。

实际来说目前军政府欠的各种外债,加起来也有两千多万两。这么大的债务,在以前看来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可对目前的军政府来说,似乎并不是无法接受。每年也就是还三百多万两的本息而已,影响不了根本。

等张同敞从山西赶到长安之后,军政府第一届经济建设大会,如期召开。

在会上方以智公布了未来十年里,北方的基建规划。十年内,将在北方建设完成,三纵两横五条铁路建设项目,以及连通各省会和州府的公路网项目。

五条铁路网分别是从西府直通山东的中原线,从绥远西通河西,东通宣化的边境线,从北京直通徐州的华北线、从大同直通郑州的晋中线,和从神木直通长安的陕关线。这五条铁路,中原线和华北线是双线建设,其它的几条是双线设计,单线施工。

前五年主要修通,西府至徐州,大同至郑州、神木至长安,绥远至武威四条铁路。目前来说,西府至徐州的铁路关中境内已经通车了,剩下的两个方向延长线修建难度并不大,经过的平原地区多,山地少,有五六百万两的投资,就能建成。其它的三条铁路,修建难度大所需的投资估计得三千多万两,再加上公路方面的建设,五年内总计所需投资接近六千万两。

“诸位要想完成这个规划,肯定是需要向民间融资的,融资计划暂定为,今年向民间借贷一千五百万两,明年向民间借贷一千万两,之后的三年每年向民间借贷八百万两,五年内总计借贷规模近五千万两。还款计划是头三年只还利息不还本金,三年之后分期还本金和利息,所借之款按出借当日算起十年内还清。”

这个融资计划是经过算计的!现在来说几大银行,每年能拿出来的自由资金有个七八百万两,这次再从晋商八大家手中榨出来七八百万两,就能凑够一千五百万两。之后每年从他们手中再借一千多万两,难度应该不大。可以说是充分把民间资本都调用到,北方大基建中了。

依托这些借款,再注一部分水,五年下来撒到民间的资金就有七八千万之多。而目前整个境内活跃流通的货币也就是两亿五千两银子左右,五年下来货币的活跃流通量可能接近五亿左右。纯货币通账率,每年有百分之二十左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