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80章 洪承畴 晋商是坑了大明又坑大清(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终于不用去抢粮了!

十月底的时候,亢二公子又来了趟延川。他带来了亢家最终的答复。亢家共筹备了十二万石粮,这些粮有四万石是他家粮库的存粮,另外的的粮食是通过渠道收上来的。

能一下凑出来这么多粮,也只有这种晋商老户有这个能耐,一般的商人是拿不出这个家底的。

“侯爷,这十二万石粮,我们只向贵军出售十万石,剩下的还要留作家中开支。对了河套那儿能为我族留十万亩田出来吗?”

“这没问题,你家这次要迁好几千人口,分十万亩地自然是应有之意。待遇还是一样,前三年免税。灌溉用的大渠,我们这边帮你家修。还有银行的事,你们也要抓紧,赶明年开年就要运行起来。”河套那边富裕的土地还很多,分出去十万亩不在话下。亢家还能帮着开发,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事情定下来了,并不算完。往过来运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亢家的想法是通过贿赂当地的官员,然后用小批快运的方式,分批运进来。

军政委员会认为这种方式风险太大,一旦被清军发现痕迹,剩下的粮食就没法运进来了。倒不如让亢家把粮食先集中在一个地方,然后兴平军出动军卒去接应。

对于兴平军能不能冲破清军的布防线,如期完成运粮的任务,委员们毫不担心。他们现在对自身实力可是自信的很!

好好的买粮计划,就被这帮好战分子给魔改为半买半抢的军事行动。李振新只能同意这个计划了,谁让他们的建议有道理哪!

经过二十多天的准备,亢家将粮食集中到了蒲县附近。然后兴平军派出了两个团,从延水关突然渡河。占了永和县后,直插蒲县,雇佣当地农民将这批粮食运到了永和关。

开始的时候,清军并没反应过来,还以为兴平军要打太原。他们紧急抽调兵力,在太原附近布防。等了十来天也没见动静。一打听,兴平军又撤了回去!

这么折腾是为了什么?山西的大小官员一时还没想明白。后来从运粮的民夫那儿收到了风声,兴平军从蒲县运回去了不计其数的粮食。这一下大家就急了,那地方怎么会有大批的粮食出现?

洪承畴收到了山西官员的汇报之后,差点没气死过去。晋商亢家与羊毛贼勾结,把大批的粮食买给了贼军。更气人的是,亢家已经全族逃到了陕北,溜的比兔子还快。

这么大的事,山西官员居然提前没有收到任何风声?他们没有猫腻才怪!气急了的洪老贼,一方面给北京城递折子,要求朝廷彻查此事,另一方面派出亲信赶赴山西,先把问题搞清楚。

山西的大小官员,对于亢家可是恨之入骨。没见过这么坑人的!他们中,确实有人收了亢家的钱。亢家说今年收的粮比较多,主要是想通过张家口贩到口外去。这事也有点道理,往陕北贩不了粮,粮商们在其他渠道想办法能有啥问题?

收钱的时候其实也留了心眼,专门加强了边境方向的盘查力度。亢家好像很规矩,没往这些地方运一粒粮。运粮收粮主要集中在晋南地区,那里没什么贼兵活动,大可以放心。结果不成想,人家使了一招瞒天过海之计。

北京很快给了洪承畴答复,让他全权处置山西通敌之事!一定要严惩这些国之蛀虫,在回复的朝旨上还特意强调,务必将通敌之人一网打尽,不用顾忌任何事。

有了朝旨,老洪就带着刀把子杀向了山西。老家伙可是带着新仇旧恨一块来的。

对于山西和晋商,洪承畴是有无数的怨念。有人说流贼做大是源于渑池南渡,但和流贼打了半辈子仗的老洪可不这么认为。当年的流贼要不是频繁的往来于陕晋两地,过黄河就像过自家门槛那样容易,早就被他堵死在陕北了。数万人马过河有那么容易?没有人通敌才怪!流贼在北方烧杀抢掠,为何就他们晋商的大户损失最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