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0章 看在大明的份上拉兄弟一把(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又成了镇西将军!这个朝廷还有没有点谱?名号随便换,就和过家家一样。不过这次的圣旨还是有点干货的,陕西招讨使和上郡侯这两个职位,让李振新的档次提高了不少。

这次来宣旨的人,主要不是为李振新来的,他们是要去大同给姜瓖宣旨,正好路过路过延川、榆林,顺便就把给李振新和其他虎威军军将的圣旨带了过来。

通过陕西这条线去大同目前比较方便,到了延川之后身份就可以公开了,不用再偷偷摸摸走,还一路有接待。钦差自然不会再冒险走其他的路。

李振新又被朝廷待见了,今年以来永历皇帝和小朝廷的日子开始恶化。江西和广东的反正被满清平定,金声恒和李成栋的身死对永历朝的打击非常大。目前广西的情况都非常危机,能不能守住还两说。

这种情况下,就发现陕北的这支力量似乎还不错,不仅占有了一府之地,还缕缕打的关宁军无还手之力。最为关键的是,榆林这种九边重地都纳入了朝廷的版图。若是再加上大同,九边就有两边被名义上收复了。

鼓励鼓励李振新和姜瓖,让他们再接再厉。如果再拿下两三个边口,南方的清军恐怕就坐不住了。

“侯爷,现在是朝廷的柱石,本官这次来,就是代表吾皇探望北地的忠臣之士,望侯爷能带着手下虎贲能再多光复些城池。”礼部侍郎舔着个大脸,在李振新的临时府邸,一个劲的恭维。

“多谢吾皇和朝廷的挂念,不知吾皇眼下情形如何?本将远在北地不能拱卫吾皇安危,实在是愧疚的很!”李振新很虚伪的向礼部侍郎表达了一下自己的赤胆忠心,反正现在鞭长莫及,嘴上关心关心又有何不可哪。

钦差大臣借着李振新的话头大吐苦水,把目前朝廷面临的危机尽数说了出来。外有强敌,内有逆贼,皇帝的日子能好过吗?

听了钦差的诉苦,李振新一阵义愤填膺,各种表态,狠不得立马发兵要救皇帝于水火。不过最后还是很怂的说自己,现在是兵危将寡,心有余而力不足。让朝廷的诸位贤良暂且忍耐一阵,等自己发展壮大将陕西的局势稳定后,一定会率大军勤王,救大家脱离苦海。

对于李振新说的大话,钦差心里肯定不会当真了。你丫就少吹牛逼,能老老实实的把榆林守住,若是再能占一两个府,就已经是帮朝廷的大忙了。眼下最实际的帮助就是能在自己走的时候,给皇帝和朝廷带点土特产,这才是干货。上次张同敞回去带的土特产很不错,这次能再多些就好了!

在榆林呆了两天,钦差就带着人去了大同去给姜瓖宣旨。李振新亲自把他送到了神木,临走的时候还专门叮嘱回返的时候一定要再来榆林。他还要给受苦的皇帝,捎点土特产哪。

姜瓖的日子现在很不好过,阿济格带着大军已经对大同形成了包围,很多山西的州县又被满清收了回去。按着目前的情报来看,这老家伙估计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果然如李振新所料,十天以后钦差大臣急匆匆的回到了神木。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姜瓖求援的使者,老姜快抗不住了。阿济格已经将大同城围住了,现在人员进出都变得异常困难。这次钦差他们就费了很大劲,才从大同城出来。

见到李振新的时候,姜瓖的使者声泪俱下的请求,上郡侯爷看在大明的份上拉姜总兵一马。要不是实在扛不住,老姜也不会放下颜面向一个后辈求援。

“眼下大同城的粮草还能坚持多长时日?”这是李振新最关心的事情,姜瓖这个坑队友还是要拉一把的,不管怎么说山西这边必须要存在一支友军用来牵制清军。不然虎威军就是四面受敌,会成为最中心的那个靶子。

不过现在就出兵去拉姜瓖,条件有点不容许。虎威军扩军后,人员的训练还没有完成,装备也没有完全到位,想要去拉人起码要等两三个月才可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