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老将挂帅(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这时候,北朝当局终于坐不住了,对此事做出反应。北朝当局紧急从在京畿驻守的各路军队之中抽调十万人马前往中原,以解洛阳之围。与此同时,又发布勤王令,号召北方的各王派遣大军前往中原助战。洛阳乃中原大城,是北朝扎在中原大地上的一枚钉子,也是北方联盟在中原的战略要地,不容有失,秦王晁显,齐王晁靖,燕王晁通等各路诸侯主力军队虽然都已经在中原作战,但还是从封地之内抽调军队,凑集十万余人,赶赴中原。

不过前面也说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要想出动,准备、动员、粮草运输等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而且这仓促凑集的这合计二十万军队良莠不齐,战斗力不容乐观。中原方面,北军战马短缺的颓势终于体现了出来。通常,像虎豹骑这样天下闻名的精锐重骑兵,每人都要配备两匹以上的优质战马,用以换乘,一匹累了或者伤了,便换另一匹作战。如今却普遍每人只有一匹战马,没有多余的可供换乘。而其他的骑兵部队,每人也只有一匹战马,甚至有些人无马可用,只能下马步行作战。在以前,南军大军也不是没有前来攻城过,但是北朝的阻挠,尤其是骑兵的袭扰,都对南朝军队构成了很大的麻烦。此地地势平坦,城外的南军无险可据,北军骑兵通常会大兵团机动作战,在南军尚在行军之时冲击他们脆弱的两翼,或者漫长的补给线。前几日,南军吃定了北军骑兵战力不足,便是摆出防御阵型,稳稳地向洛阳城推进。尽管困难重重,北军骑兵还是英勇地对南军进行攻击,但是收获的战果却很小,还受到了很大的折损。从此,北军龟缩不出,南军得以大摇大摆地对洛阳这座大城进行围困。

时间一天天过去,眼见南军围困洛阳城已长达半月之久,却是围而不攻。南军阵前,鹿角、拒马、矮墙、壕沟等工事已经修筑完毕,看上去像是做好了长期驻守的准备。封胜等人不知道的是,在南军包围圈大营外侧面向西北方向的那一排,也做好了同样的准备。而且在离洛阳城不远的新安县、宜阳县等地,南朝也布有重兵。若是看看地图,就会发现,这些布有重兵的郡县都是地处洛阳城与函谷关之间。从表面上看,马伯韬他们打的主意似乎是围城打援,围住洛阳城,然后再在函谷关到洛阳城的沿路设伏,意图歼灭来援的北军。

若真是如此,那他们的算盘确实打的挺好,但是却有些轻敌。因为这样一来,兵力也不免分散,即便手中坐拥六十万大军,但分配到那些郡县的兵力也各才不到一万人。而且如此大规模的军队长期在别人的地盘上驻守,对南朝的补给和经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日子刚好到了来年正月十五日,北朝来援的二十万大军终于准备妥当,东出函谷,浩浩荡荡向中原进发。自此,南北双方在中原共投入的总兵力足足有一百余万,一场大离内战爆发以来规模空前的大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北朝援军的统帅名叫黄世奎,乃是成名数十年的老将,又是当年跟随过离王晁僚和离元皇晁裕隆的三朝元老,今年已经七十余岁高龄。本来,新皇晁邕上台以后,王玄几一党忌惮于他,将他排挤。黄世奎觉得反正自己年事已高,又知道为人臣者当知进退,于是便请辞回家,打算就此颐养天年。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今中央军都在前线,朝中再无大将可用,离皇晁邕只得亲自去往他家中请他出山,拜以上将军之职。

黄世奎久经战阵,自然知道,自己手下士兵虽多,但是战力一般,而朝廷中央军的主力基本上都被围困于洛阳城内。他也不指望能单靠自己手下这些新招募来的士卒突破南朝对洛阳的包围圈,只是带领大军向洛阳包围圈推进。这时候,探马来报,说在前方的一些镇子里发现大批伪朝军队。

黄世奎将众副将召集起来,问道“方才探马来报,说前方大约十余个村镇中发现贼军驻守。各位将军不知有何看法?”行军主簿王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