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115、李小七送画(第2更)(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自从大伯蒙沛外放琼州的事情定了以后,长房便处在了持续的低气压状态。

卢氏的脾气愈发地不好了,连近身服侍的罗妈妈和侍墨都常在私下里抱怨。每每被消息灵通的崔妈妈听到,转过头来告诉蒙庆云。

然后就听说京里面,大伯蒙沛也是极力地走动了一番,可惜全无效果,最终还是得去琼州。

白露那天动身,磨磨蹭蹭走了半个月,秋分的时候,还没出河南地界。

雅溪蒙宅这边,倒是又来了一位信使。

不过这位信使送来的东西,既不是给蒙沛的,也不是给蒙津的,而是给蒙庆云的。

“小人奉我家七郎之命,将这卷画轴,交给姑娘。”

堂下的家仆精干利索,他背上背着一只长条形的锦袋,取下来之后,交给了浅草。

这锦袋颇有分量,浅草差点滑了手,紫荆赶紧扶了一把。

两个婢女一起从里头取出一只长长的画筒,然后从画筒里抽出一个厚厚的卷轴,一人捧一头,小心翼翼地展开。

结果这画越展越长,两人越拉越远,才拉到三分之一,蒙庆云便叫停了。

“这样会把画弄坏的,去父亲的书房。”

她让浅草紫荆将画重新卷好装入画筒中,大家移步到书房。

蒙津反正不在府中,书房无人,平日里有小厮打扫,十分干净。

浅草叫了四个小厮进来,清空了三张书案,拼在一起,然后才重新将画轴全部展开,平摊在书案上。

这是一幅长卷。

宽约八寸,长足有十二尺,绢本设色,以散点透视构图法绘制。

蒙庆云走到书案前,细细观看。

最右侧书写“黄山论剑”四字,果然就是当初李小七承诺为黄山文会绘制的那幅长卷。

画上虽渲染了黄山的山色风景,但重点却在蜿蜒的山道上,有数量众多的各色游人、仕女、孩童、车马、摊贩,从山脚的县城,一直绵延到山上慈光寺。慈光寺外论剑台上,更是细致描绘了当日文会盛况,众多文人雅士汇聚一堂,当中一名学子衣带当风侃侃而谈,四周观者如堵,喝彩声声。

李小七不愧是翰林院章则的高足,这一手院体画,已经有相当的火候了。

那李家的家仆在旁边说道“这一幅是七郎描摹的副本,原本将送去汴京翰林院,将作为明年官家寿诞之贺礼进献。”

蒙庆云点头,绘制这样一幅长卷,需要何等心血,自然要十分谨慎仔细。

浅草和紫荆也跟在她旁边观赏,脸上都是惊叹之色。

“咦?元娘快看!”

紫荆指着画上一处地方,兴奋地提示。

蒙庆云凝神看去,见是论剑台侧后方的一处山头,恰是观景亭所在。

画中一男一女两位年轻人在亭中交谈,旁边一个小厮和一个婢女背对着他们并肩坐在地上。

紫荆指的是观景亭稍下的山道,树木掩映处,两个女子正躲在灌木丛后头偷看,还有一个小孩和一个侍卫与她们隔树相望。

这显然画的是当日蒙庆云偷听李小七和冯蓁蓁说话的场景。

紫荆嘿嘿笑起来“原来元娘当日是这副模样。”

浅草也觉得莞尔,捂着嘴偷笑。

蒙庆云挑了挑眉,这个李小七,外面看着风雅温柔,原来也有这么促狭的一面,想着便也笑了起来。

李家家仆道“七郎说,这是摹本,原不值什么,能博姑娘一笑,便是它的造化了。”

蒙庆云道“你家七郎有心了,替我多谢他。你此来,可有旁的事?”

李家家仆道“并没有旁的事。七郎说,这是年轻人之间的日常来往,并非两家长辈的交情,所以小人就不去打扰贵府老夫人和大娘子了。”

蒙庆云点头“既如此,我叫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