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七章 辨证和辨病(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条件越来越好,肯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现在我们是困难时期,城里的老百姓就已经很困苦了。农民兄弟,更是在贫困线上挣扎,吃不饱是经常事。所以普遍出现了脾胃虚弱,脾胃一虚,百病丛生。说来也好玩,太穷太苦,脾胃也虚。条件太好,脾胃也虚。”

朱老说:“这就是医理啊,中人者,不病也。长寿之道,就在于克制。克制自己各方面的欲望,中正平和,心态安顺,自然比其他人要健康长寿,所谓情深不寿,便是这个道理。”

许阳点点头,长寿之道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可太难了。

朱老想了想,询问:“你对辨病怎么看?”

许阳说:“两方面,一方面,不要管西医的病名,西医与中医并不相同。另外一方面,对中医的病名,也不需要绝对的深究,不用非得弄出个之乎所以来。”

“但病名是历代名家对证的总结,自然珍贵无比,绝对不能忽视,但也不能完全拘泥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活的灵魂,要是成了读死书,用死理,那就完蛋了。”

朱老笑着道:“好在师者们都不是读死书的人,只要名师尊尊教诲,倒也不至于走太多弯路。尤其学习西医的科学思想,则更会更加明白人体与医理和药理的联系。”

许阳却道:“其实不然,西医研究中医,用他们那一套来验证中医中药的疗效,试图寻找治疗某一类疾病的成熟中药或者组方,这种逻辑恰恰彻底丢弃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反而增加中医人的困惑,和阻碍中医的发展。”

“是吗?”朱老皱眉,又想跟许阳争论起来。

在这一点上,许阳和朱老是有一定的理念差异。尤其是现在,政策刚刚放开,对中医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各方面都开了绿灯,中医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只是许阳是后世来的,深知后来的举步维艰。

两人眼见又要争论起来。

刘宣伯的父母又抱着他的幼弟来复诊了,这一次,同来的还有市医院的梁艳同志。没错,又是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