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蓬荜生辉(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明晟的醉翁之意廉衡一清二楚。

廉衡的别有用心明胤洞若观火。

小鬼先瞥眼静水流深世子爷,尔后一改畏葸窘态,抬眸直视明晟道“那草民就斗胆一讲。”言讫径直站起,望东阖里喊小大蛮鹊拿些纸墨出来,配合着将宣纸钉众人面前墙壁上,解释道,“草民这里没有沙盘,亦没图册,空讲又显得鸡零狗碎不知云云,画出来能一目了然些。”说时便在宣纸上蹭蹭蹭地画了些曲曲折折、由西向东的黄河、长江及淮河。在相里康、敖顷诧异注目中,幽幽再道,“自打月前人言藉藉,传告黄河汛情危急,草民这心不禁揪作一团。联想到儿时,几番洪泛逃亡史,心底更是悲悯,以是,私下研究了好几本山川物志,想着凭我聪睿,及无双智慧,定能……”

邝玉赫然掐断“好自矜夸!”

明旻跟道“就是!废话连篇,大话精!”

明晟亦头次碰上,此等亮莹莹的刺儿头,不仅一改往日畏葸,更是逞异夸能、骚破天际。对其不卑不亢、不惧不忧的态度虽说甚为不解,但也只能用眼神稳住邝玉,道“看来你胸有成竹。”

廉衡懒理明旻,自我膨胀“响鼓岂需重锤。”

恭默守静的敖顷终于出声“衡儿,外人面前,岂容你恃才无礼。”

“嘿呦,叫得可真亲。”唐敬德斜靠在棚外柱子上,捎眼明胤,嘚瑟瑟地晃着脚。可他凉津津一句,直逼得敖顷面如重枣。

“兄长莫作担心,太子怀瑾握瑜世子渊渟岳峙,相里兄温文尔雅,而两位公主又蕙质兰心,我老在他们面前装地四五四六,自个受累不说,又有欺人之罪。再者,没有金刚钻我也不会揽这瓷器活。”言罢咳喘声,便面容清肃正正经经论起道来,“长江四季丰美,灾害较少此处略去不提,因而两河一江一运,小子只讲两河一运。先说黄河西起乌斯藏,经朵甘入宁夏府北上入河套,南向流经延绥,经潼关卫,东向进入河南府、开封府、归德府等,最终在清口与淮河相接,过淮安府直奔大海。这一路曲曲折折又可谓浩浩荡荡。奈何流经的中上游——西北荒蛮地——土质稀松使其一路刮沙,也就有了黄河‘一碗水半碗沙’说法,是以下游河床愈高而堤坝屡决,所以这‘沙’是关键所在。历来治河经验,都是加高加固堤坝、挑挖河底淤泥,但小子觉得,潘大人‘束水冲沙’——即令水带走沙而非沙沉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太子若解决了‘沙沉底’,黄淮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其次,不能固守一地。潘大人请命河南,是因河南、开封两府河道决堤最为频繁。依小子薄见,大人虽握住了黄河咽喉却忽视了这片区域,”廉衡直指江淮流域,紧锁眉头再道“淮河始于大复,见于阳口,地跨河南、武昌、庐州、应天和济南五府,且不说这五府多是鱼米富庶之乡,最紧要的,是国脉漕运。京杭运河八成漕道淌在这淮河流域里,而黄河夺淮入海屡屡发生,因而淮河一旦出了问题,相当于北境边防和京师粮仓出了问题。以是,除黄河治沙之外,更急需干才,驻守淮河流域,尤其黄淮交接点‘清口’和屡成泽国的应天府‘徐州、邳州、淮安’一带,以及平地引舟的庐州府‘阜南、泗县、怀远、凤阳’等地。”廉衡忽然矢口一笑,“当然,比百姓更重要的,是圣祖先陵——凤阳——也在这易遭水患的湖泊洼地中。”

“再者,小子想啰嗦下大家皆未在意的凌汛。不知诸位可曾听过‘玉关九转一壶收’的壶口,最近的一次凌迅决堤,是在昌明二十二年的上元节,因流凌甚密,壶口一带直接冰封为一条白色巨龙,冰层甚至厚达三丈,未及两日直接冲垮了孟门、龙王辿等上下游沿河河堤,毁田舍无数夺万人性命。自古有‘凌汛决堤,河官无罪’一说,以是从未有人去钻研其成因,致其年年贻害生灵。可小子并不认为这一切取决于上苍垂悯,经过人为起码能做到防预。在野高人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