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七章 三天(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朔州位于山西北部,旧称“马邑”,武德四年改马邑郡为朔州,下设鄯阳、常宁两县;居于桑干河上游,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雁门关隘,地势险峻,自古以来朔州均是外族进攻中原必经之路,亦是中原王朝抵御外族入侵重要屏障。

因朔州北、西、南三面环山,形成天然的保护屏障,易守难攻,对于抵御外敌发挥着重要重用,历朝历代此地均是战略要塞。在朔州境内河流众多,还有长城作为屏障,长城以南则是莫南,乃是俟力苾可汗率领突厥部将驻扎生活之地,漠南亦是薛延陀部与大唐的缓冲地区。

薛延陀部若想入侵中原,势必经过漠南,而俟力苾可汗率领的突厥军则成为最大的障碍,必须完全占领突厥之地,尤其是漠南对于薛延陀部更加重要,必须攻占且收服突厥颉利可汗旧部才能高枕无忧。

李积、李宽等人从京城出发日夜兼程,抵达至鄯阳县东的大同军城,此地乃是整个朔州大军的驻扎地,乃是李世民亲自设置的军营,与其地方不同的是大同军城的地处交界前沿,北边与东突厥势力接壤,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朔州军的名号便是“大同军”,因大军常年驻扎此地,又与外族常年作战,是一支经验丰富的军队,故而李世民特意以军队名号设立一座城池,为了让大同军誓死守卫朔州,李世民敕命户部、吏部、兵部将军中将士的亲眷安置在大同军十里的开辟出一座城镇,与大同军遥相呼应,形成独有的军城。

在大同军城生活的百姓,不论老幼妇孺等均是大同军亲眷,且全民皆兵。正因为他们的亲眷在后方,故而大同军不仅为了大唐,也是为了保护家眷奋勇杀敌,屡建奇功。

李积身为朔州行军道总管,统帅六万大军,其中有两万人便是大同军城中的士兵,其余四万则是从驻扎在鄯阳、常宁两县的大军,至于骑兵一千两百均是大同军。

大同军城以其独特的风格坐落在朔州境内,就像是生活区与作战区结合在一起。李宽穿过大同军城亲眷居住的城镇,没有固若金汤的红砖青石的城墙,均是沙土夯实堆砌而成,每家每户都是自给自足,没有热闹的市集,要想赶集则是前往二十里外的鄯阳县,每户人家的房屋也都是沙土夯实筑成的,屋顶除了草垛外再无其它,犹如贫困的山区似的。

虽然条件艰苦,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当他们一行人出现时候,不论老人还是小孩都会驻足观望。片刻后,他们又继续低着头做自己的事情,像是什么都发生一样。

李宽皱了皱眉头,这里的百姓与其它喜欢热闹的不同,李积微微笑道“殿下,这里既是他们生活之地,也是军情传递的中转地。当我踏入此地那一刻,想必大同军已经得到消息在军营外等候。”

“有那么厉害?”李宽很怀疑,要真是这样的话,此地不就相当于情报处,还是以乡镇为单位。

李积看着旁边满头银发,看似老态龙钟的老者,又看了看嬉笑打闹的孩童,颇为感叹“殿下有所不知,这里生活的百姓与其它地方不同,他们既是百姓又是我大唐功臣之后,有太多的人亲自送儿子、丈夫上战场,回来的就回来了,回不来的就永远没回来,不论什么结果他们都愿意接受,就算丈夫、儿子都死了,可他们始终都不曾离开过此地。对于他们而言,这里就是他们的故乡。”

李宽对此毫无所知,这些人值得尊敬,这也是为何李积放缓步伐从此地穿过,并没有飞奔而走,以此表达自己的敬意。若不是他们必须尽快抵达军营,或许李积将会下马走过此地。

正如李积说的那样,当李宽等人抵达大同军营时,都尉、参军等将领纷纷等候多时,就连其它两个县城的将领也都聚集在此地,等待李积这个行军总管到来。

“大帅!”众人躬身行礼,李积点点头,直奔主题“现在俟力苾可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