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盔甲在夕阳下闪闪发光,长枪随着步伐的推进,锋利的枪头犹如死神的镰刀,时刻准备收割敌人的生命。
此刻,张曼成的目光又一次扫向了宛城的城头,那里依然传来惨烈的喊杀声。他知道,今晚,宛城的防线终将崩塌,黄巾军的胜利,也即将到来。
夜幕深沉,宛城的城墙依旧高耸如屏,血红的夕阳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和紧张。张曼成的眼睛死死盯着前方的战局,尽管黄巾军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这一夜,决战之时,他知道必须亲自带领精锐部队突破这最后的防线。
“攻城梯准备好!”随着张曼成低沉的命令,黄巾军的步兵开始迅速行动,几十架巨型攻城梯如山岳般出现在阵前。这些攻城梯木制的架构巨大坚固,顶端覆着厚重的铁皮和皮革,能够有效抵御箭矢的侵袭。黄巾军的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冲向梯子,个个满身是血,浑身带伤,眼神中却充满了复仇的怒火和对胜利的渴望。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每架攻城梯都是一座生命的桥梁,载着士兵们去往生死未卜的城墙。战士们紧紧抓住梯子的横木,强壮的手臂与挥舞的铁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战鼓的节奏和黄巾军指挥官的喊声像是战场上的催命符,指挥官们不停地督促,催促士兵加速:“加速!加速!我们必须破城!没有退路!”
攻城梯的推进,意味着无数黄巾军士兵的步伐与命运紧紧相连。每一个接近城墙的士兵,心跳急促,体力也开始透支。特别是在那一瞬间,城墙上宛城的守军已经做好了最后的抵抗。宛城的守军弓箭手站在城墙顶端,紧张地调整弓弦,眼中闪烁着死守家园的决心。他们知道,一旦黄巾军突破,他们就要面对全城的屠杀。
“放箭!”一声怒吼,弓箭手们的手中箭矢如暴风骤雨般飞射而出。箭头在空中划出冰冷的弧线,直奔攻城梯的战士们而去。每一支箭矢的呼啸都仿佛一声死神的召唤,直接击中梯架、射入士兵的身体。弓箭的速度极快,穿透力极强,那些还在攀爬的士兵们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几名勇敢的黄巾军士兵在箭矢的打击下痛苦地跌倒,鲜血染红了身上的盔甲和木梯。
然而,攻城梯并未因此停止推进,反而在数名坚韧不拔的战士的带领下,加速了攀爬的速度。尽管箭矢不断射向他们,巨大的攻城梯时不时被箭矢击中发出可怕的“咯吱”声,摇摇欲坠,但士兵们依然顽强地继续着生死之搏。每一次被击中的士兵,不是倒下,就是硬生生咬牙忍受疼痛,继续用血与汗推动着这座“死亡之梯”。
随着时间的推移,攻城梯逐渐接近了城墙的顶端。每一名爬到梯顶的士兵,都是面临生死一线的搏斗。守军的弓箭手们已经精疲力尽,但依旧死死守住了箭矢的弦。就在黄巾军的攻城梯几乎要抵达城墙顶端的一刹那,宛城的守军突然换上了更为致命的武器——长矛。
守军的长矛如雨点般刺向攻城梯上的黄巾军战士。长矛的尖端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刺入那些勇敢士兵的胸膛、腹部,鲜血瞬间喷洒而出,染红了原本苍白的梯子。尽管攻城梯的推进陷入了短暂的停顿,但黄巾军的士兵并没有后退。每一名拼死攀爬的士兵在苦痛中拼命地挥舞着武器,想要击退城墙上的守军。汗水与鲜血交织在他们的脸庞上,他们的目光里充满了绝望中的坚毅。
“加快速度!”黄巾军的指挥官已经快要失去耐心,他满脸怒容,急切地冲着士兵们大喊。没有谁能逃脱这场生死的考验,攻城梯上的每一位战士都明白,他们的一举一动关乎全军的命运。
终于,第一批攻城梯的战士成功到达了城墙顶端,架起了梯子的横木。几名士兵立即跃上城墙,短刀和钢剑交织成一片血雨,几乎将守军打得措手不及。攻城梯的成功突破,意味着黄巾军开始占据城墙的控制点,而守军的抵抗,也已被彻底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