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二章:面子工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香港今天的繁荣不是正常的繁荣,因为它的经济不是一个正常的经济。从1842年起就不是,现在也不是,在短期内的未来,也不会是。

中国有一句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那么香港靠什么呢?

答案是香港靠海,吃的自然是水。

香港在割让给英国以前是一个小渔村,居民以捕鱼为生。

捕鱼能致富吗?当然不能。

不过那时候的香港人虽苦,过得是自食其力的正常生活。

英国占领香港后把香港建设成英国对中国的转口港,香港这就发达了。

这时候香港人吃的是什么?是转口贸易中间的抽成,不再是香港附近水中的鱼。

换句话说,香港人是寄生在中国的一群人,本身并没有什么生产力。

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开始不踏实起来,特别是1978年之后香港完全去工业化,失去了唯一一点生产制造能力,完全变成了洋买办。

那么洋买办的生存法则是什么?

那就是两头骗。

对内。

宣称洋人是多么文明、洋人社会是多么先进、洋规矩是多么复杂、洋人习性是多么难捉摸,只有香港人最清楚这其中的窍门能够摆平“鬼佬”;

对外。

宣传华国没有法治精神、华人治多么不可靠、华国制度上的种种缺陷、华人的人性险恶、华国贪赃枉法的可怕、华国走后门太多特殊门道....等等,只有透过香港才是安全的,只有香港人才知道如何掌握其中的“复杂性”让洋大人不吃亏。

如此这般的两面作法才能保证他们的买办地位。

以买办为生,必然会因为买办生意萧条而衰落。

一旦将来国家越来越开放,对外的港口越来越多,香港不再是对外的唯一窗口,它该如何自处?

香港的经济支柱有五个外贸、地产、金融、娱乐、旅游。

就外贸来说。

和香港近在咫尺的广州港、深圳港背靠珠江三角洲广阔的腹地、工业、人口,取代香港的外贸是必然结果。既然可以直接出口,我干嘛还要通过香港,让香港赚那20的转口服务费。

如果香港没了外贸,整个经济垮塌50都不止,还如何保持民众高昂的收入?

就地产来说。

高昂的房价已经成为民众头上一座沉重的大山。但掌控绝大多数房产资源的李嘉成之流,是绝对不会允许房价降低的!而不降低房价,香港市民就只能继续维持自己比大陆高10倍的工资才行。可这么高的工资收入,必然造成香港人力无法与大陆人力竞争。香港人没有竞争力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无法带动房地产行业,最终会陷入一个死局。

就金融来说。

所谓香港的金融制度和法律条例非常健全,都是骗人的,它们都是为利益集团服务,合法的诈财。香港的股市合股、拆股的金钱游戏非常厉害,都有内幕操作。一支股票可以从一块钱很快跌到一分钱,然后一百支一分钱的股票合股又变成一块钱,然后三下两下又跌到一分钱,然后又合股变成一块钱,反复玩这种游戏。两个回合下来,你有多少钱都会赔光。

这种没有信誉的金融环境,被更加有规则有监管的金融环境取代是必然的。上海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也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这么算下来,唯一还能带动香港经济的,也就只剩下娱乐产业和旅游产业了。

但香港650万人口,单靠娱乐和旅游实在无法维持这么多人的高水准生活。

因此,香港想要寻求出路,要么主动降低不合理的高昂工资,要么只能等待几十年后大陆的工资水准跟它一样才行了。

可当陈卓坐在家中,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我如果不能维持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