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议和(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崇祯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同清廷议和的事情,众臣听满清主动议和,均觉振奋,并无异议。洪承畴自上次谏言被崇祯贬斥以后,已经心灰意冷,而事实也证明是自己错了,明军不仅没有被分割吃掉,反而把清廷打的认输求和,看来自己比王强差的甚远,越发的没了心气儿。他见皇上要和清廷议和,东北将无战事,担心皇上把他派到西北去领兵,于是又装出一副病歪歪的样子,出班说道“启奏皇上,明军此番在东北大获全胜,王大人居功至伟,真是后生可畏。臣已老朽,又病弱不堪,难抵军旅奔波之劳,不称镇守边关之任,恳请皇上免了微臣东北经略大臣之职,允臣致休静养,狗喘残年。”   崇祯温声说道“诶,洪大人过谦了,你正当盛壮之年,乃是国之柱石,怎可轻言老迈呀!再说边关二十多万精锐还是得让你这样德高望重、忠贞稳健之人统带朕才放心呀。”   洪承畴心中一动,皇上这是话里有话,显然是说王强不适合统带东北驻军。他激灵一下,脑子里划过袁崇焕的名字,心道“坏了,皇上的醋瓶子又打翻了,王强危矣!” 洪承畴也风闻到清兵到处喊“王家军来了”的情形,这明显是清军的离间计,看来皇上也听说了这事。他爱惜王强是个人才,思考着如何保全他,遂躬身说道“回皇上,臣以为王强王大人更适合镇守东北边关,辽西一役我军横扫清廷,王大人的声名威镇敌胆,清军惧怕王大人犹甚,如果把王大人这个、这个调离东北,恐怕是清人求之不得的呀。”   崇祯听出洪承畴话里的意思,笑着说道“呵呵,如今朝廷要和满清议和,边关没有战事,王强留在那里也没有用武之地。既然清廷怕他,我打算委他做议和的使臣,商谈休兵划界事宜。王强年纪尚轻,是可造之才,朕打算把他调到身边,善加提点,自有用他之处。”  听崇祯这么说,洪承畴这才略觉安心,既然皇上还让自己回东北去,也就不再推辞,遂说道“微臣遵旨。”      再说王强,这段时间一直是处在亢奋之中,他没有想到官军的进展会如此的顺利,开始他还担心中了清军的诱敌之计,勒令各军不可冒进,但到了后来,明军所到之处,清军如惊弓之鸟,望风而逃,各路明军攻城拔寨,连战连捷,报上来的战绩,

累计已经歼灭清军近十万人(当然是虚报的数字),整个辽西已经没有了清军的踪影,他才安了心。不过收复辽西以后,明军兵力越来越分散,已然无力向北继续进攻了,而且他还得到探报,清军调集重兵布防在奉天、新民一线,遂下令停止进军,然后给崇祯上折子,请求增派兵力。   随着明军的不断胜利,王强在东北军民中的声望日隆,简直把他捧上了天了,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乡绅代表前来慰问劳军,歌功颂德的贺表、锦旗、庆功匾堆了一屋子,在众人的吹捧中,他自己也有点忘乎所以了。   这一天,王强接到了李刚派人送来的包裹,里面是李刚的一封信和他编写的军事课的教材。王强先看那信,李刚在信里除了例行的问候以外还说了两件事情,一件是说吴三桂练兵勤奋,军力提升很快,获得皇上的嘉奖。另一件事儿是原在袁崇焕手下的一名将军叫冷锋的,武艺高强,能攻善守,在袁崇焕被害以后,心灰意冷,脱了军籍,削发为僧,投入普陀山恩济寺法空和尚的门下,如能请他出山,应能助王强一臂之力。   他又翻看李刚编写的教材,里面的内容详实全面,分了很多的章节,包括征兵、练兵、阵法、计谋、火器、间谍、地形、攻战、守战、军需等等,每个章节都有详细的介绍说明,还引用了古今大量的战例,连民团杀退清军的那次战役也作为案例写入书中。这份教材一共厚厚的三册,一看就是李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查阅了很多的资料才编写完成的。王强心中感慨,此人真是个义士呀!想到李刚举荐的那个将军冷锋倒是一个合适的讲授军事课的人选,可如今自己军务繁忙,不能擅离职守去请,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