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0774 蓄势待击(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那样庞大的运输量。所以眼下这几万汝南人的入境,便给淮南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沈哲子还要求满足这几万人的口粮需求,对杜赫而言便感受到极大的压力。不过幸在此前寿春周遭不乏屯垦基础,奴军正式兵临淮上之前也经过一段时间的抢耕,俱都是谷、菽之类短收作物,眼下也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所以尽快将这几万人投入到屯垦之中,稍为自补以解燃眉之急。

不过杜赫也并未因此而松一口气,这几万人替耕所节约出来的人力也并没有投入到生产的扩大中,旋即就被沈哲子抽调到了洛涧周遭,沿着洛涧继续修筑更多的防御工事,以杜绝涡口奴军南下侵扰淮南腹地的隐患。

而且很快沈哲子又做了一个让杜赫更加苦恼的决定,那就是在保持淮南目下军力的同时,扩建整编骑兵军队。

此前淮南军在城父一战中缴获了万数战马,但却并没有即刻投入扩充骑兵队伍。一则是当时的战况环境并不需要大规模的骑兵投入作战,也就无谓在这一桩上浪费更多精力,二则是当时的淮南军也并没有足够合格的骑兵兵员。

如今沈哲子所掌握的这数万淮南军,其成分也是相当复杂,大体可以分为六个来源。

第一部分便是苏峻之乱中受降和俘虏的乱军残余溃部,这其中既包括沈哲子反攻建康以及事后坐镇京畿时所收纳的溃众,也有路永之类整部投靠;还有就是此前庾怿出都坐镇历阳的时候,所招募和镇压的乱军残部以及被乱军裹挟的难民游食,也就是原本豫州军的底子。这也是淮南军的主体,如今占了淮南军超过一万的兵额。

第二部分便是沈家原本的家兵部曲,原本只是私兵性质,至此也都被沈哲子洗白成为正规军队整编入伍。这一部分中还包括许多前来投军助战的吴人乡宗旧好,甚至有两千多名东扬军直接换了旗号并入淮南军。

第三部分则是对于江北原本武装的直接收编,比如毛宝原本坐镇庐江,在沈哲子北上入驻梁郡之后便投靠过来,虽然其人原本所统兵众有一部分被留在了合肥。但是此前淮南军颖口一战损失过大,又被庾怿派来增援。

第四部分便是挖徐州军的墙角,类似曹纳等原本徐州军头直接整部投靠沈哲子,其他人或不及曹纳这样势大,但少则百数,多则数百,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第五部分是此前江州剿灭王舒的时候,老爹沈充上下其手所截留的那些溃兵。这些人既包括原本江州那些军户士家,也有王舒落败前夕所招募的游食新军,其中之精华被沈哲子整编成为胜武军,极为看重。而这些胜武军也不负沈哲子的厚待重用,颖口一战恶战固守,损伤惨重却仍然坚持到了最后。沈哲子也打算再战后继续保持胜武军这一军号,增兵重建。

至于第六部分,便是淮南本地乡人所整编的军队,类似李仓所部此前在汝南坚守也是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余者在镇者,或是没有直接加入到最激烈的颖口和肥口两次会战,但在防守于镇,稳定镇内局势方面也都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淮南军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补充,比如此前淮上豫南逃来的游食难民,其中不乏本身便颇具组织力和战斗力,也都被沈哲子有选择的编入了淮南军中。还有此前梁郡聚集了许多想要投军建功的南北世家子,经过初步的整编之后,也在颖口之战结束后增援入镇。

开战以来,从城父到颖口,直至最近两次汝南和肥口,这几次大的会战中,淮南军虽然俱都战果不俗,但也多有损伤,尤其颖口一战面对数倍于己的奴军强攻,一战几乎就损失了超过万数的战斗力。其他相持作战中,也有小规模的伤损,但是补充也都及时。

眼下的淮南军,虽然成分构成上较之开战最初略有不同,尤其郭诵所统原豫州军班底伤亡惨重,胜武军更是几乎十不存一,但是各方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