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者崇拜(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这位西川之主一怒之下,将她贬去了远离成都、荒凉苦寒的松州边营,此时的薛涛大约只有20岁。

据五代人何光远所撰《鉴诫录》记载“涛性亦狂逸,下顾嫌疑为韦皋接待宾客时,将所遗金帛,往往上纳或有所张扬,韦皋既知且怒,于是不许从官,被罚去松州边地。”

这段话透露出两点信息,薛涛与韦皋的关系非同一般,由此她才能打理帅府的一些外务虽然没有正式受委派,但实际上担任着幕府的职务。

在打理外务的过程中,薛涛或因钱财,或恃才傲物触怒了韦皋,导致被贬松州。

松州附近不但生活苦寒,且地处于唐蕃边境,时时刻刻面临兵火洗劫。

被韦皋下重手打击的薛涛,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浮萍一样的地位,在去松州的路上,她便呈给韦皋一首诗:

萤在荒芜月在凡,萤飞岂到月轮边。

重光万里应相照,目断云霄信不传。

按辔岭头寒复寒,微风细雨彻心肝。

但得放儿归舍么,山水屏风永不看。

但这首求放过的诗,并没有让韦皋回心转意。

到达松州亲历烽火硝烟后,薛涛为改变命运又呈上了《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和悲凉的《十离诗》。

所幸,韦皋尚念几分香火旧情,没赶尽杀绝,还是将她召回了成都。

不久之后,薛涛便脱离了乐籍。

她没有向其他人一样,找靠山嫁做妾妇,而是选择了“退隐于西郊烷花溪,种琵琶花满门”,相对独立的半隐居生活。

属于韦皋时代的薛涛消失了,换了个人设的薛涛,属于武元衡、元稹、李德裕在蜀十一连帅。

韦皋与薛涛的人生轨迹就像两条直线,在交汇后迅速分离,渐行渐远。

所有人都有很多层面,镇蜀21年的韦皋在赫赫武功之余,也有与玉箫的“两世情缘”、与薛涛的离合聚散。

不论这些记载于笔记小说中的情节是否属实,带给我们的都是一个而有血有肉的多层面韦皋,而不是一个杀伐决断、合纵连横的韦皋。

在唐与吐蕃绵延150多年的战争天平中,有两个堪称砝码的国家——吐谷浑、南诏国。

这两个国家左右着河西陇右、剑南西川的战争格局,它们倒向哪方,战争天平便会相应倾斜。而南诏国的砝码性质,相比吐谷浑表现的更加明显。

因为,青海甘南广袤的草原地形,更有利于吐蕃骑兵纵横。而川西群山耸立的地貌,对唐蕃两军都是种折磨,能否获得土著势力的支持,成了关键性变量。

所以,唐蕃与川西诸羌间的关系,处于又拉又打、有合有离的状态。相比于散装的诸羌,体量更大的南诏,自然成了左右格局的主力。

在此背景下,南诏从唐到吐蕃,再到唐的轮回,既左右两国军事态势,也成就了两头蛮的“美誉”。

一、被吐蕃催生的南诏

隋末大乱之时,隋炀帝所建南宁州废止,云南地区各部纷纷据山自立,互不统属。

定鼎关中后的李唐,马上开始重建云南的统治,毕竟川蜀与关中,怎么看都像前庭与后院的关系。

在先后三次派兵招抚,重置州县的努力下,太宗时已基本恢复了汉晋郡县的规模。

从双方的力量对比来说,川西至滇洱的诸羌部落,对唐朝形不成严重威胁,应以各按其状的羁縻关系为主。

但唐朝是中原历史的豪劲时代,可这段豪劲岁月却不仅仅属于唐人。

在李世民摧枯拉朽干翻东突厥的同时,松赞干布横扫了高原其他政权。

两个巅峰时代迎头相撞的结果,是在之后150多年里,死磕了170多次。

吐蕃向东的强势渗透,导致滇川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倾斜。

两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