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84章 旧城往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暮色下,叙州城内。

行自如独自一人在街上走着。

他犹记得,城南长乐街有一家打铁的铺子,里头的铁匠名叫周达海。

周达海是个很爱讲粗话的人,当年他还是个小乞丐的时候,被周达海骂了不少次。

后来,也就是在周达海的铺子前,他第一次遇到了他的师父——李剑生。

当时的李剑生已经很有名气,因为看上了周达海打铁铸剑的技艺,所以一直想让周达海到剑庄做事。

那一次,是李剑生第四次亲自登门拜访,虽然依旧没能说服周达海,不过他却将年仅七岁的行自如带回了剑庄。

行自如至今还记得,临走之前,周达海还意味深长地问了一句“小乞丐,你确定跟他走嘛?还不如留下来给我做学徒。”

来到长乐街,行自如再也找不到那间打铁的铺子。好在的是,铺子门前的那棵银杏树还在,只不过如今铺子已经换成了一家布庄,门前站着一位端庄的半老徐娘。

想到自己如今已近花甲之年,那个叫周达海的铁匠有可能早已不在人世,行自如心中一阵伤感。

如果七岁那年,他没有跟着李剑生去剑庄,而是跟着周达海当学徒。

或许今日那打铁铺还在,只不过里面说粗话的铁匠则变成了自己。

想到周达海一边打着铁一边骂他臭乞丐时的样子,行自如发自内心地笑了笑,然而眼中却是热泪盈眶。

人生中有很多选择,不到最后一刻,都无法确定当初所做的选择是对是错。

所以,即便如今只是孤家寡人一个,人生困苦,可行自如不觉得当初跟着李剑生去剑圣是一个错的选择。

只是,他心里有些遗憾罢了。年纪越大,就会觉得开心自在才是这世上最值得的东西。

从长乐街的东面走到西边的尽头,行自如发现很多都变了。当年他妻子苏氏最常去的胭脂店,如今变成了一家酒肆;他大女儿最喜欢的包子铺,已经变成了一口井,井前边挂着一个牌坊,牌坊上的“探花井”三字已有些模糊,应是十几年前,附近有一寒门子弟考上了当年的探花。

让行自如欣慰的是,那个卖着冰糖葫芦的小贩仍然不变,不过跟他一样,如今都白了头发,声音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洪亮。

拦住了那卖冰糖葫芦的小贩,行自如从怀里摸出两文钱,说道“给我来一窜。”

“这位客官,”那小贩笑了笑,脸上布满了皱纹,“一窜糖葫芦要三文钱。”

“三文钱?不是两文钱嘛?”

“客官你别说笑了,一直都是三文钱。”

行自如一怔,意识到自己已经太久没买过糖葫芦。

收了钱后,那小贩递给他一窜糖葫芦,问道“客官是给孙子买的吧?”

行自如摇了摇头,“给我儿子买的。”

说罢,行自如便拿着糖葫芦,找到一个石墩上坐下。

咬了一口后,他皱了一下眉头,不明白当初他的儿子为何会喜欢这般难吃的东西。

当年因为小儿子牙口不好的缘故,他总是反对给儿子买糖葫芦。有时候妻子苏氏会偷偷买给儿子吃,他发现后都会大发雷霆。

吃到第三颗的时候,行自如脸上已经是老泪纵横。

将手中的糖葫芦甩到地上后,行自如骂道“李剑生,哪怕是下辈子,我都不会原谅你!”

三十多年前,行自如还叫李自如,当时他二十六岁。

在李剑生的七位弟子中,李自如最受器重,也是天赋最高的一位。

担心自己锋芒过露,影响到师兄弟们的情意,李自如一直藏锋守拙,刻意掩藏自己的实力。

当时是腊月,叙州城内寒冷异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