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现岔子的,是进攻孤山大营的神机营,他们陷入了天策军的反包围,正在苦苦鏖战。
不过总体来说,损失没有扩大,整个过程还算完美。
虽然撤下来了,但这些将领,此刻都很担忧。
刘宇烈战死沙场的消息,对他们也是巨大的打击。
倒不是刘宇烈多犀利,而是有这个主心骨在,他们觉得还有胜利的希望,现在连刘宇烈都主动求死,落得马革裹尸,也就代表他们这一仗是彻底失败了,再没有胜利的希望。
而且,他们本身就分属各部,互不统属,有刘宇烈居中调度,就算互相之间有些矛盾,也不至于爆发出来。
现在刘宇烈没了,谢三宾没了,高起潜虽然是监军太监,想要让他们唯命是从,内部的矛盾很有可能爆发出来。
高起潜对此也是毫无办法,一阵长吁短叹,缓缓说道“现在督师已经战死沙场,我军攻城遭受惨败,接下来该怎么做,诸位都议一议吧!”
然后又补充了一局“值此艰难之际,还望大家和衷共济,共渡难关!”
祖大乐想了想,硬着头皮说道“监军大人,我军现在伤亡颇多,各部损失都在两成以上,多的甚至高达四成,而叛军伤亡还不到我军两成,就算继续进攻,恐怕想要拿下昌乐也不可能了!
现在我军士气低迷,叛军士气正盛,继续与他们作战,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所以我认为,应当暂避其锋芒!”
对于他说的这些,高起潜当然知道,事实上他也想好了怎么安排,但他可没有刘宇烈的那份威望,毕竟人家是平叛的负责人,他只不过是个监军太监而已,
所以,这一次简短的议事,目的不是为了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为了统合人心,撤军也是也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如果人心不齐,中间出现了什么岔子,比如某一部不听指挥,提前撤退,最后可能会造成大溃逃。
就拿去年的大凌河之战,本来祖大寿被围困在大凌河城,张春带着吴襄,宋伟等人援救,前期打的还算顺风顺水,结果吴襄所部打了一场败仗,便连夜逃跑。
他的逃跑,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余各部兵马还以为敌人来袭营,大营被突破了,搞不清楚情况的情况下,也纷纷跟逃跑,结果吴襄的逃跑,导致其他两万多大军也跟着逃跑,招致惨败。
这一次会议,就是要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如果能安全撤回青州,有六七万兵马在手,未必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就算不能,也不至于让叛军占据青州,甚至进入北直隶,局面不会太过败坏。
万一又出现张春面临的情况,恐怕最后就算逃回青州,估计也就剩下两三万人,青州都不一定守得住。
看到祖大乐如此明事理,高起潜趁热打铁道“祖副将所言甚是,此乃危急存亡之时,依祖副将看来,该当如何渡此难关?”
祖大乐缓缓说道“现在叛军也在忙着舔舐伤口,处理战斗诸多事物,但他们的损失远比我们要小,一旦处理完成,就可以主动对我们展开进攻,以我军现在的情况,能否挡住还两说!
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乃是撤回青州,重新整备,以图再战!”
牟文绶却反驳“若是我军撤退,叛军尾随追击,趁机打乱我军阵型,万一造成混乱,最后导致溃败,该当如何处理?”
祖大乐解释道“我军虽然伤亡惨重,但骑兵损失不大,可以利用骑兵作为掩护,对叛军加以阻击,叛军就算再犀利,这短短五六十里的路程,也不可能挡住我军的撤退!”
然后又信心满满的说道“本将军愿意为大军断后,保证不让叛军骚扰到大军本阵!倘若牟总兵不放心,也可以亲自断后!”
“既然祖副将这么有信心,那我也无话可说,如何安置,全凭监军大人决断!”牟文绶也不再争辩。
高起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