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013章 力挽狂澜者(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林晓将那小太监丢地上,走回文太后的床边问道,“这是不是敖思寰那贱人的人?”

听到她叫敖思寰叫贱人,黄公公和刘嬷嬷不知该笑还是该当做没听见。翁太傅骂敖太师是小人,有百姓骂敖太师是奸臣,还真没人叫他贱人过。

那小太监躺地上一动不动,显然被郡主一巴掌拍晕了。

“不许口吐不雅之言。”文太后嗔怪地说了一句,脸上却没什么怒意,她看了那小太监一眼,冲黄公公摆摆手,“不用惊动人,将他带出去吧。”

永寿宫里有其他人的耳目,不是什么新鲜事,她如今也没有力气来管这事,倒是对林晓刚才的身手很惊讶,“素琴,你看云丫头这身手,是不是更好了?”

“可不是吗?奴婢刚才就看到人影闪来闪去,什么都没看清呢,郡主就逮住人了。”刘嬷嬷想到云晓郡主刚才那速度,交口称赞。

“太后娘娘,不审审吗?”林晓看黄公公就这么把人拖出去了,有点急,这要是敖思寰那贱人的人,她可以把人拖出去摔他脸上啊。

“这只是小事,不用在意。”跟林晓急的上火的样子不同,文太后却是云淡风轻,“宫里哪少得了各种耳目?永寿宫这里只能清个大概,想清了,除非不要人伺候了。云丫头,你得记住,水至清则无鱼。有时候啊,该糊涂的时候得糊涂。宫里就这点人,想找出耳目来都不容易。宫外的人那么多,想分个忠奸善恶就更难了。”

文太后知道军中讲究赏罚分明,可朝堂却讲究平衡。

“哦,记住了。”林晓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但师父一训话,她就习惯性点头。面对文太后那张脸,她无法反驳。

“圣上纯善仁孝,但无心政事,耳根子也软。以后,哀家想要你在圣上身边多劝诫他。”

“哦。”林晓继续点头,随后反应过来,不对,她哪劝得了那个昏君?

昏君这词,在街头那刺客嘴里喊出来,感觉特有气势。林晓直接借用了。

想想原主的前世,对那昏君哭求、哀求、各种求,下跪、磕头、举刀子,宁泽天还不是吃喝玩乐睡爱妃,一样没少干?

原主最后还不是抵不住昏君的各种作死,只好躲回南边镇南王府去了?

当然那刀子没往昏君身上扎,林晓觉得有点可惜,要是扎过去,可能会有点效果。

“那个……太后娘娘,我觉得我劝不住他。”林晓觉得,这事她不能瞒着,得实话实说,“他听你的,不听我的啊。”

亲娘在还能管着,文太后这亲娘一死,谁管得了他?他要听敖玉珊那小白花的话,要听敖思寰的话,谁也挡不了。

这你啊我啊他啊,刘嬷嬷听得嘴角抽抽,郡主怎么连起码的规矩都不讲了?若这不是云晓郡主,她都要呵斥一声“放肆”了。

房中林晓正说话,黄公公在门外禀告道,“太后娘娘,圣上到了!各位大人也在勤政阁外等候。”

外臣不得进入内宫。

原本一个后妃病重只是皇家家事,可文太后不是普通的后妃。

她做皇后时就素有贤名,还曾多次为朝中大臣处罚向先皇劝诫。先帝曾多次与臣下闲聊时,夸奖说“皇后是朕的贤内助,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文太后为皇后时不谋权不谋利,就连自己娘家除了按例封了文父为侯、母亲为淑人外,其他家人都未能封荫,就连她娘家兄弟,都在乡下老实窝着不让他们上京。

圣上登基时曾有朝臣提议太后垂帘听政,但文太后严词拒绝,素衣到金銮殿请三位辅政大臣遵先皇遗旨,好好辅佐宁泽天。

这样的举动,文太后的名声,在朝野获得一片盛赞。

她虽然未垂帘听政,但朝中却无人敢忽视这位太后娘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